妙玲 自由撰稿人
不知是時空的吊詭;還是歷史的諷刺──中國首都天安門廣場偌大寬敞,竟容納不下一點人性良心,而富殖民地色彩的小小維多利亞公園,卻讓我們守住一方良心淨土。
維園六四燭光集會,二十年來已形成一種風土現象,漸成為近年訪港同胞一個不列在行程表內、但心照不宣的一個大開眼界之「景點」。
二十年來,無論暑氣逼人的炎炎炙熱,抑或雷電交錯的黃雨飄搖,每年此夜,毋須邀約,傍晚時分,人流自然從銅鑼灣四方八面緩緩湧進維園,然後自動自覺繞着球場圍坐滿一圈又一圈,秩序井然。遇着下雨天,水洼處處,黑壓壓人群就撐開傘子站立護着手上一點燭光──有年六四之夜碰上「黃雨」,維園幾萬點燭光依然閃爍不滅!
點點光滙成明亮海洋
我這二十年獨行「熟客」對燭光集會每張臉孔既陌生又親切,大家偶然交流一個眼神,沉默中傳遞默契,誰的燭光不慎熄滅,旁邊另一朵火種即自動接上來,大家互相燃亮手上一朵燭光,朵朵微弱燭光就如此在維園黑漆夜空下融滙成大片明亮海洋……
近日人氣劇集主角柴九金句:「人生有多少個十年……」──更何況是二十年?二十年,並非人人能享有──六四罹難者中,多少未及雙十年華便死於非命的年輕人仍未知其數,天安門母親及一眾六四受害者及其家屬,二十年來不但蒙寃未雪,更天天在惶恐、無助、高壓下而活,情何以堪!與此相對,港人每年一度在維園點燃一點燭光又算得甚麼?但這又非必然。對一件事堅持二十年(難料要堅持至何年),首先要心中要有個不疑信念,還需要一份矢志不渝的無悔執着!香港人素以醒目見稱,尤其名利當前,抗拒誘惑誠非易事。二十年來,多少人因外在環境而改變昔日理念從而改觀、或氣餒、或放棄,甚至自圓其說……
每當六四慘案周年祭前後,又是群魔亂舞,妖言惑眾的「愚人」季節。冷眼種種無知、無賴、無良、無恥言行,極盡可笑、可憐、可憎,復可惡!有人收了一點利祿「茶禮」便像收了「招安費」;有人嘴裏塞着幾顆「糖果」便「識做」掩嘴扮啞巴;有人捂着良心龜縮迴避扮失憶;甚至有瞪着眼睛扮「失明」──「二十年前六四當晚,天安門廣場關燈清場黑麻麻甚麼都看不見」……
終會照出六四的真相
原來看不見即不存在──等如所有歷史只是「疑似」過案──「五四」也可能是杜撰出來的,因為他老子從沒看見!
今夜,無論風雷雨電,我們依然守住中國最後一方良心淨土,以幾萬點燭光把維園滙成閃耀的希望海洋,把迷失的人性良心照亮,它終會照出六四的真相……
曾以「代表整體香港人」自居的特首曾蔭權及一眾政棍、小丑,你們今晚記得瞪大眼睛看清楚,維園燭光畫面是否疑似「電腦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