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鬼卒皆為妖 - 吳志森

眼前鬼卒皆為妖 - 吳志森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感謝互聯網,特別感謝YouTube,如果不是人們創建了這些資訊科技,成為一般平民百姓都可使用的平台,歷史將長久不見天日,真相將永遠長埋黃土。多少年輕人靠互聯網的資訊,靠YouTube的視頻,細看塵封的血腥歷史,了解掩蓋的屠城暴行。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個說法:冰封六四,讓三十歲以下年輕人的六四記憶永遠消失。休想!有了互聯網這個偉大發明,記憶就可以一代一代的承傳下去,永遠洗不去,永遠抹不掉。

左派紅人兩種嘴臉

單靠互聯網來了解六四當然有所不足。年輕人需要多讀點書,趙紫陽的《改革歷程》,和當年新華社國內部主任張萬舒的《歷史的大爆炸──「六四」事件全景實錄》,交叉閱讀,都極具參考價值。
二十年前,我們都神經繃緊的在電視機前,關注着神州大地的一分一秒,淚流滿面錐心泣血,把六四的歷史全程錄載。今天,熱心的港人,將這些珍貴的片段,上載互聯網。於是,YouTube成為了一面照妖鏡,當年今日的人獸鬼,在先進的科技面前,一一現形。
港台的《議事論事》,把一位工會領袖左派紅人政黨主席,二十年前,十年前到今天的言論一併比較。二十年前,他說:對於昨晚在北京發生的事情,我強烈譴責北京當局,血腥鎮壓北京的學生和群眾。十年後,他是這樣說的:不少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定性、功過,即使過了幾十年、幾百年,仍然會爭論不休,並無定論。再過十年的今天,這位政黨領袖皮笑肉不笑的對着鏡頭:我們都是不會評論的,多謝你的訪問,多謝你……

轉軚之快毫不氣喘

把他們醜惡嘴臉暴露的當然不止這個視頻。當年兩間免費電視,在六四前後,由「危城告急」到「血洗京城」,幾乎每晚都有新聞特輯,都邀請了包括左中右的意見領袖作現場評論。當年的左派頭頭,不知是受到學生群眾的愛國熱情所感召,還是經計算後自以為精明的站隊押寶,其表現出的慷慨激昂痛心疾首,不下於被視為反動勢力的民主派。他們當年激烈的煽動言論,振臂呼喊的感人場面,只要鍵入他們的名字,再加上六四這個關鍵詞,都可以一一在YouTube找到。有片為證,無法模仿那位政治家,當年有沒有去過「民主歌聲獻中華」,可以巧言令色地迴避。
有心人還可以把當年在報章上發表呼籲廣告,登載譴責屠城聲明的城中名人,把他們的名字,把原裝剪報,一一上載YouTube。他們包括了今天的行政會紅人、左派工會領袖、有可能做特首的司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左派元老……你懷疑自己的眼睛,他們是同一個人嗎?
今昔對比,其拐彎速度之快,幅度之大,沒有絲毫氣喘心跳,不能不令人讚嘆。眼前鬼卒皆為妖,只要問問,他們或他們的祖師爺,當年有沒有吹捧過林彪四人幫華國鋒,呼喊過反擊右傾翻案風走資派還在走的口號,塵埃落定,確定誰真正當權,又轉軚堅決支持復出的鄧小平,就知道這是久經考驗才能煉成的驚人技藝,即使一百八十度急轉彎,也難不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