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六四遊行,有破紀錄的8,000人參加。這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明天六四燭光集會,不管有多少人參加,也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因為環顧世界,只有香港人在孤獨地紀念六四,在追悼六四,在為枉死者而泣,在為受難者禱告,在要求中國當權者為六四翻案,並期望以此為起點,讓中國向政治改革邁步,走向自由民主法治的國家。
曾為六四事件而反對她丈夫克林頓在天安門接受官方歡迎儀式的希拉莉,到北京訪問不提中國人權問題了。曾在天安門拉起橫額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最近訪北京不提六四了。仍在北京訪問的美國財長蓋特納恐已忘記中國有人權問題了。我們可以期望奧巴馬會對中國說甚麼呢?每年六四都發表文章或談話的台灣馬英九,去年當選總統後六四不再提「血腥鎮壓」,據稱明天他會有專文發表,我們能對他有甚麼期待呢?
人民不會忘記?中國大陸的人民真的不會忘記?他們記得三反、五反、大饑荒、文革嗎?中國人是馴服的(也可以說是過份善良)的民族,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民族,是日子過得好一點就對既往痛楚選擇失憶的民族,除非掌權者要他們記住比如南京大屠殺那樣的事件。中共建政六十年以來的所有歷史記載都是掌權者撰寫的「當代史」。
面對全世界幾乎都對六四失憶的情勢,中國掌權者會自以為得道多助嗎?但實際上只是「得錢多助」吧了。各國政要對六四選擇沉默是「睇錢份上」,若拿出他們心中的價值觀,或讓他們私下談,他們的真正想法決不是這樣。
在「得錢多助」的世界,偏偏有一個地方的人,不被金錢收買,他們就是已回歸中國的香港人。每年六四,香港都有數萬市民,在維園點起悼念的燭光,今年是六四二十周年,也許會有更多人走向維園。是因為曾蔭權的言論起了反面動員作用嗎?也許是的。但參加燭光集會的市民都知道,事情並不像03年五十萬人上街那樣,人多就可以把事情改變。我們去維園,是因為要對這件駭人的屠殺繼續發聲,是因為我們無法抹去記憶,是因為我們不能捂住良心過日子。我們曾有過一段與中國大陸不同的歷史,使我們可以在自由的空氣中,關注和支持中國向民主自由的體制奮進,我們有過楊衢雲、孫中山、黃花岡烈士,他們都在香港醞釀革命,我們為抗日戰爭輸血,為反對國民黨專政的共產黨人掩護,今天,我們也會義無反顧地支持內地的愛國民主運動,不管時間有多長,不管代價多大,我們也會讓支持民主的薪火相傳。這是香港人的人格。
面對專權政治的高牆,環顧「得錢多助」的世界,我們不僅孤獨,而且毫無勝算,但正如村上春樹所說:「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錯誤。」
講多少歪理為鎮壓開脫都沒有用,批評學生當年過份激情也沒有用,(誰沒有曾經幼稚和不成熟的地方?)不管誰正確誰錯誤,我們只知道一方是擁有所有體制的暴力、宣傳工具、動員能力的高牆,一方是只有靈魂和脆弱軀殼的雞蛋。這就是事實的全部。
有沒有勝算,有沒有利益,甚至有沒有效果,都不是香港人考慮的。從一百多年前楊衢雲時代至今,香港人就沒有考慮過這些。除了那幾個不是流着香港血的小丑。
明天到維園去。每一個獨立的靈魂會互相取暖。儘管是孤獨的,但我們心中徜徉昆德拉的一句話:「人類反抗強權的歷史,就是記憶反抗遺忘的歷史。」讓我們反抗遺忘,延續記憶。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