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百年汽車王國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被一場世紀金融海嘯冲毀根基,昨天(周一)向紐約法院入稟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史上最大宗工業破產案。奧巴馬(BarackObama)政府再向GM注資300億美元(2,340億港元),換取重組後的新GM60%股權,成為大股東,變相將GM國有化。雖然白宮強調一旦GM毋須政府協助就會出售股份,但在欠債1,782億美元(13,330億港元)GM能夠浴火重生前,GM已變成GovernmentMotors了。
白宮形容昨天是GM「歷史性的一天」,象徵「舊GM的結束、新GM的開始」。總統奧巴馬表示,他有信心GM很快可以東山再起。他又強調,若政府不出手打救通用和克萊斯特(Chrysler)兩間車廠,令兩大車廠最終清盤,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繼之前貸款200億美元(1,560億港元),奧巴馬政府向GM再注資300億美元,用於破產保護申請程序及進行重組。款額會從政府7,000億美元(5.46萬億港元)救市金額中撥出,財政部相信今次是政府最後一次向GM注資。
債權人只能將債換股
GM重組之後,政府會成為其大股東,佔60%股權;加拿大向GM貸款95億美元(741億美元),佔12%股份;汽車工會的退休醫療基金,佔17.5%股權;債權人在別無選擇下,只能選擇將債換股,得佔10%股權。
政府變大股東,美國傳媒都形容GM變成GovernmentMotors。白宮有怒炒阻着地球轉的原GM行政總裁的前科,變相國有化了的GM董事局勢必改組,由政府「協助」挑選新董事,獲白宮提拔上任的行政總裁亨德森(FritzHenderson)料留任。
整個破產保護申請和重組程序料需時60至90日,其間GM要重整大筆債務,務求減債50%。GM申報現有823億美元(6,378億港元)資產,1,782億美元(13,330億港元)債務,最後能否透過破產保護和重組浴火重生,仍要拭目以待。
約21000人手將被裁
GM重組會大幅瘦身:有34%約21,000名人手被裁走;特許經銷商減2,600個;廠房減14間;現有8個品牌只保留4個,包括雪佛蘭(Chevrolet)、卡的力(Cadillac)、Buick和GMC;每年汽車產量大減至1,000萬架。
在GM入稟申請破產保護的紐約法院,法官前天批准將另一車廠克萊斯特售予意大利快意車廠(Fiat),指這是拯救車廠的唯一方法。克萊斯等是美國第三大車廠,GM則是第一大車廠。GM申請破產保護,是美國歷來第四大宗破產案,若以工業破產案而言則是最大一宗。政府一改不干預資本主義立場,介入拯救兩大車廠,有形之手越來越明顯。但奧巴馬政府強調,當GM毋須政府協助,政府會抽身而退,致力在6至18個月內將股權出賣。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
通用盛極而衰之路
16/09/1908
成立(圖)
1915
跟福特爭奪廉價車市場
1921
美國汽車市場佔有率12%
1923
發展出五個品牌汽車,迎合不同階層需要
1925
開拓國際市場(圖)
1929
購入德國車廠Opel,二戰時一度遭納粹德國充公
1937
美國最大僱主之一,摒棄傳統設計,將車身變長(圖左)
1942
二戰時停產民用汽車,為軍方生產軍車軍機(圖右)
1954
美國汽車市場佔有率54%,製造旗下第5,000萬輛汽車(圖左)
1962
雄霸美國汽車貨車市場51%(圖右)
1977
能源危機下,汽車設計變小,面對日本小車競爭,市場佔有率開始降低(圖左)
1980
汽車市場佔有率跌至45%(圖右)
1990
汽車市場佔有率跌至35%
1996
斥資10億美元測試電動車
1999
收購悍馬(Hummer)品牌
2005
員工退休及醫療開支龐大,投資評級調低
02/2008
宣佈裁員74,000名工人
04/2008
貨車和SUV銷情慘淡,宣佈減產14萬部
09/2008
100周年
10/2008
跟克萊斯勒商討合併
11/2008
公佈10月份汽車銷量大跌45%,二戰以來最差,乞求政府聯邦政府注資拯救
12/2008
公佈2012年底前再裁31,000人和關閉1/3廠房,獲政府貸款續命
01/2009
日本豐田奪去全球最大車商地位
02/2009
公佈2008年虧損達310億美元,令自2005年累積虧損達860億美元
03/2009
白宮撤換行政總裁瓦戈納
06/2009
向紐約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美國《紐約時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