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症經常反覆發作,不但疼痛難忍,尿酸結晶更可侵蝕關節及影響腎臟功能,故急性痛風發作頻密的患者,或要服食降尿酸藥物控制病情,現時仍未有根治痛風的方法,故降尿酸藥物要長期服食,才能避免因尿酸水平急劇波動,導致急性痛風發作。
暫未有根治方法
慢性痛風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降尿酸藥物需考慮多種因素,包括每年急性痛風發作在三至五次或以上、X光檢查發現關節已受破壞或侵蝕、有尿酸結晶體沉積在耳窩、前臂或小腿等的皮膚下層位置,並可用手觸摸到,以及腎臟有尿酸結晶體或腎功能受尿酸影響,患者只需符合其中一項症狀,就可能需要服食降尿酸藥物。
降尿酸藥物以別嘌醇(allopurinol)為主,但患者不應在急性痛風發作時服食,以免令病情加劇。當尿酸水平急劇波動時,例如服藥令尿酸急降,也會刺激急性痛風發作,故在開始服藥兩至三個月時,約六至七成人會覺得病情加劇,醫生一般會同時處方治療急性痛風的藥物服用,以免病人對治療失去信心。
痛風暫未有根治方法,只能以藥物及戒口控制病情,故患者不應自行停藥,曾有一名患痛風多年的長者,因很久未有病發便擅自停藥,導致尿酸水平上升,當引致急性痛風發作時,她又自行服食別嘌醇治療,但越服藥關節卻越痛,令病情一發不可收拾。
別嘌醇雖然是常用的降尿酸藥物,但也有一定副作用,例如一至兩成人服食後會出現腸胃不適、皮膚出紅疹、肝酵素上升及過敏等,嚴重更會有骨髓功能受壓抑等副作用,故此藥必須由醫生評估及處方才可服食。對於一些服藥後仍不戒口的病人,隨時因病情惡化要提高降尿酸藥物的劑量,增加出現藥物副作用的風險。
逢周二刊出
撰文: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