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8964覺有使命感

生於8964覺有使命感

【本報訊】1989年6月4日出生的陳穎姿,出生當天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流血慘劇,感覺自己有一份使命感,「有人歪曲歷史,令學生愛國變叛國,一定要還佢哋公道。」同樣是89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出來是為了讓六四精神薪火相傳。
生於89年6月4日的陳穎姿,現在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一年級學生,昨日她聯同10多名同學參加遊行,為的是還死難者及家屬一個公道,「有人歪曲歷史,令學生愛國變叛國,一定要還佢哋公道。」穎姿認為生日本應開心,但六四當日發生流血慘劇,「生日嗰日死咁多人,係一個遺憾。」
第二次參加六四遊行的她指,六四不能遺忘,平反六四之路「有必要繼續行」,因為這件慘劇不只是「一件事件」,而是有人流血、有人死亡的鐵一般事實;她與同學及同系師兄師姐計劃一起參加今年六四燭光集會,並希望看到六四平反的一天。

組Y89向民主路進發

同是89年出生的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中七學生黃雲娜指,老師曾播放鎮壓錄影片段,她看過後感到很憤怒,斥中國政府「做咗又唔認」;雲娜曾打算製作六四單張於校內派發,卻遭學校無理阻止;她沒有因此放棄平反六四,昨日連同其他89年出世、組織「Y89」的一群年輕人,一起在隊伍之首拉起「紀念六四二十周年」橫額,帶領群眾向民主之路進發,並表示「有啲嘢係要自己企出嚟」。
現年二十歲、就讀浸大新聞系一年級的李小姐表示,六四令她印象最深刻是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聲援學生,以及軍隊清場的血腥場面。她指很多人歪曲歷史,有必要教育下一代有關六四真相,而且「唔應該為中國發展而抹煞歷史事實」。
另一港大一年級學生溫可穎說她透過大學的論壇和展板,才深入認識六四事件,也深明經濟與慘劇沒有衝突,「當年學生冇錯,係政府錯。經濟好,唔代表毋須再提呢件事。」她認為學校應向學生多提六四,並懷疑教育當局有計劃地淡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