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朋友談開環球投資,他目前的資產分佈基本上是三分天下,一份在大中華、一份歐美(主力是美國),最後一席是印度。除了股票之外,還投資債券及房產,堪稱環球投資的典範。
作為中國人,投資大中華市場佔盡主場之利,而投資美國市場,乃因本土市場受制於美國經濟,亦屬正路選擇。最令我好奇的是他為甚麼投資這麼大的比重在印度市場,而他的答案竟然打動了我,幾乎令我有即時投資印度市場的衝動。印度經濟前景比中國優勝,理據有四:第一,印度人口將於十年內首次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第二,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齡,遠比中國年輕,未來消費增長潛力比中國好;第三,印度比中國尊重法治及宗教自由,國民信仰令社會更加穩定;第四,民主制度曾令印度政權頻頻易手,國家經濟政策左搖右擺,然而國大黨最近大選贏得漂亮一仗,令政治風險溢價頓時大減。
大選後政治風險溢價降
政治風險溢價下降的結果,是股市單日狂升17%。表面看來,股價上升投資吸引力已大打折扣。然而,局勢明朗化後才投資可能除笨有精。何況,現時印度股市市盈率約16倍,較滬深300近28倍的市盈率便宜,與H股指數不相上下。在比較過兩個市場的增長潛力後你會點揀?
自從交易所掛牌指數基金(ETF)出現之後,投資海外市場一Click即妥。投資者若是看好一個市場,只要買入相關市場的指數基金,便可以參與該市場的增長,而且費用極之相宜。讀了我這篇文章,不代表你要即時飛身入市;聽了朋友一席話,卻有令我有飛往印度的衝動。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