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前瞻 內地製造業外貿仍疲弱

中國經濟前瞻 內地製造業外貿仍疲弱

【本報訊】本周起,中國將陸續公佈5月份經濟數據,市場一般預期,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會較4月份回軟,但整體形勢仍向好,但外貿形勢暫難脫嚴峻之局。
反映外貿形勢的波羅的海指數連升20天,跌幅似穩定下來,但經營環境仍困難,中遠太平洋(1199)副主席徐敏杰不排除下半年旗下港口碼頭業務有減價壓力。中央高層深明單靠內需與固投拉動經濟,並不全面,商務部正研究個別行業的出口退稅會有再下調空間。

醞釀零關稅保出口

由於總理溫家寶與副總理王岐山近日先後再度保出口,內地再傳商務部醞釀出口全退稅(即零關稅),據《中國經營報》報道,一個包含輕工業品與機電產品的出口退稅方案在醞釀中。事實上包括廣東與上海在內五大外貿大省,於4月時已要求商務部給予出口零關稅。
反映製造業盛衰的5月份PMI,由於鋼材和鋁業等原材料市場需求下滑,市場普遍估計,5月PMI指數會回軟,較4月的53.5為低;美銀美林、巴克萊和中金相信,仍會在50點盛衰線之上,但瑞信估計會在50點以下,因為原材料及電力銷售持續疲弱,零售行業如電子及百貨店銷售已見減弱。
至於拉動經濟增長的重點基建投資領域,將保持較高位增長;滙豐中國區高級經濟師屈宏斌估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逾20%至2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內地消費表現繼續向好,野村中國高級經濟學家孫明春指出,今年首5個月,內地家庭支出同比增長約9%,中央政府通過增加就業、轉移收入、完善社會安全網和改善基礎設施,以及發放直接補貼或優惠稅收政策,他相信內地消費增長將開始提速。

上月料續現雙通縮

至於4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的雙縮情況,市場預期5月份仍會持續負增長,主要仍受去年上半年高通脹的基數,以及經濟活動放緩影響所致;但市場一般估計,隨着比較基數效應減弱,下半年消費物價的通脹情況將會重現。
據彭博對14名經濟師統計所得,平均預期第2季中國經濟增長為6.8%,高於預期的6.6%。穆迪經濟師陳穎嘉指,基建投資為主要拉動力,下半年增長預料更凌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