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理財意識提高,但不代表觀念正確,有近10年財富管理經驗的康宏理財聯席董事李嘉潔坦言,不想女兒將來欠卡數,故一早向年僅4歲的女兒灌輸理財觀念,她說,最重要是要女兒明白,金錢不是無限供應,每花1元都有機會成本。 記者:葉敏儀
李嘉潔女兒雖年僅4歲,但對金錢已有一定概念,想到麥當勞買兒童樂園餐換禮品,會自己儲錢,而且曉得,「我要一個就夠。」因知道儲起的錢只夠買一個。
年幼的女兒並未了解何謂理財,李嘉潔會透過生活上碰到的事,讓女兒從中學習。例如女兒問她「點解要返工?」她都會回答是為了賺錢,給女兒買玩具和參加活動,藉此讓女兒明白金錢的功能。
至於真正教女兒理財,是她上幼兒班開始,她說:「有次她要拿錢到學校捐,幫助非洲兒童,我乘機向她灌輸理財觀念。」李嘉潔用了3方法,教導女兒金錢的意義,及如何分配善用。
第一招
三小錢箱 分析儲蓄目的
李嘉潔為女兒預備3個錢箱,兩個可自由打開,一個只有媽媽才可打開。3個錢箱代表3個儲蓄目的,可打開的兩個,儲蓄所得分別可用作做善事,及買玩具的零用錢,不能打開的錢箱儲蓄所得用作將來讀書。李嘉潔說,教導子女儲蓄固然重要,但儲蓄的目的是甚麼?父母須教子女訂立目標。
教適當分配資產
李嘉潔說:「有時我會給她3元,教她各個錢箱分1元,但有時我只給她兩元,做善事的箱一定要有1元……」她認為儲蓄不可過度,否則變成吝嗇,為免女兒變守財奴,她教導女兒金錢背後的意義──累積財富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至於,另外1元應放那個錢箱呢?
資產分配並不容易,李嘉潔向女兒分析應如何分配,「全部儲起做善事可以,但亦要顧及基本生活開支,如讀書,因為讀書多將來賺錢多,可幫更多人,如果當零用將來便沒錢讀書。若手上的錢不夠分,那一樣可以犧牲?就是個人玩樂。」她慶幸女兒樂意將錢投進儲蓄和讀書用的錢箱。
第二招
不同紙幣 解釋金錢價值
李嘉潔將不同面值的紙幣放在女兒面前說:「這張20元,可讓小朋友吃飽數天;這張50元,讓小朋友食飽之餘,還可以買衣服鞋襪或看病……這張500元,讓小朋友溫飽外,還可以讀書。」透過金錢的用途,並用遞增方式,告訴女兒金錢的價值和意義,最後女兒選擇帶500元回校捐款。
第三招
小型貸款 教借錢有代價
女兒想玩投幣彈波遊戲,但儲蓄得來的零用錢不夠,李嘉潔借了9元給女兒,但要女兒承諾,9日後儲夠錢還給媽媽。李嘉潔說:「我想她體驗一下借錢是甚麼回事,告訴她以後不可以再借。」女兒漸漸不再向媽媽要錢或要求買甚麼,當零用錢不夠,她就會降低要求,因女兒了解到,錢是有限資源,需用代價換取。
銀行兒童儲蓄戶口比拼
富邦銀行
名稱:magi囗兒同樂 適用年齡:11歲或以下 開戶金額:$500
迎新優惠:家長持富邦信用卡簽賬$2.5萬換$100存入子女戶口
恒生銀行
名稱:智多kid 適用年齡:18歲以下 開戶金額:$500
迎新優惠:投保指定計劃獲保健卡以特惠價睇醫生
工銀亞洲銀行
名稱:親子戶口 適用年齡:18歲以下 開戶金額:$100
迎新優惠:子女人身意外及醫療保險月費低至$10
東亞銀行
名稱:理財小博士 適用年齡:18歲以下 開戶金額:$10
迎新優惠:送迷你版大富翁
註:資料以銀行最後公佈為準
資料來源:各銀行分店或查詢熱線
踏出首步
開兒童戶口東亞門檻低
開設兒童儲蓄戶口,是讓子女實踐理財第一步,現時不少銀行都有兒童儲蓄戶口,提供不同優惠吸客。
銀行兒童儲蓄戶口,大多不設最低存款收費,但開戶有最低門檻,綜合多家銀行,以東亞門檻最低,10元便可開戶。
銀行為吸引客戶,多以卡通人物作招徠,如送贈迎新禮品或額外獎賞等。東亞的「理財小博士」剛推出迷你版大富翁作迎新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