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師指出,可卡因是毒品,在本港被列為危險藥物,受到管制。而可卡因的製造過程須經化學程序提煉,正常不應在食物及飲品中出現。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總監崔俊明指出,可卡因在本港屬危險藥物,在一些耳、鼻、喉科的小型手術,會用可卡因作局部麻醉。
他表示,可卡因是從古柯葉經過一定化學程序提煉出來,食物業都有採用古柯葉來增添食物的味道,但國際法例規定只能使用已抽除了可卡因成份的葉,而且古柯葉經一般烹煮過程也不可能製造出可卡因。古柯葉有提神作用,最初可口可樂也有採用了古柯葉,後來才改用咖啡因。
損害心臟及腦
資料顯示,可卡因是由古柯樹的樹葉提煉出來,古柯樹原產於南美洲的秘魯、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等地,古代印第安人會咀嚼古柯葉來減輕疲倦和飢餓。在17世紀,科學家們發現了古柯葉內的可卡因有局部麻醉作用,開始用於醫藥用途,其後演變成為毒品,價格比海洛英昂貴。
可卡因毒品外表是純白粉末,通常由鼻吸食,一次就足以使人上癮。長期吸食可引致永久性腦損害、癲癇、精神分裂、心臟損害和鼻軟骨穿孔。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