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籃球隊去湖南表演,離開校園時,美國人在旅遊車的窗裏向圍觀的中國中學生撒了一把人民幣現金,學生立時哄搶,把車上的美國人逗得大樂。
華文輿論抨擊美國人侮辱,中國人看了洋人撒的錢就哄搶,也丟了國家的面子,呼籲中國人「反思」。
你派現金,我領錢,如果這是侮辱,那麼澳門特首何厚鏵,至少侮辱了澳門的炎黃子孫多達兩次。澳門的中國人笑嘻嘻的伸手受辱,還覺得何特首侮辱得真好。
有輿論抨擊:美國人撒錢的姿態,居高臨下,這就是侮辱了。
然而,不在現場,資料不足,也很難定論真相。說不定旅遊車正趕去機場,中國學生在馬路上圍觀,車開不動了,人家就錯過班機,就像坦克車開進天安門廣場,學生攔截,不也妨礙了秩序嗎?笑嘻嘻撒一把現金,學生哄搶,皆大歡喜清場了,總比混亂中在旅遊車上用機關槍向中國學生掃射好。
居高臨下的撒錢姿態,就是侮辱?也很難說。香港每年的盂蘭節,慈善團體向婆婆派米,深水埗的老人家坊眾哄搶,也是那麼從下而上伸手要的,場面溫馨得不得了。
《英雄本色》裏的李子雄,走上豪華房車,周潤發演的Mark哥瘸着來拉車門,得到幾張撒在行人道上的鈔票,才有點侮辱。向車外撒錢,不叫侮辱,就像香港人最愛說的兩個字,只是「分享」。有什麼錯?
然而,客觀持平地看,誰都知道在中國旅行,遇上癩皮童丐挨上來討錢,主人家都千叮萬咐:不可有同情心,千萬不要給,不然幾十個小孩就會擁上來,煩死你。
美國人不學習中國國情,也不對,同情就是侮辱,「分享」即是踐踏,雖然車上的美國人,以為中國買了許多美元債券,他在車上也回吐點人民幣,幫補一下逆差,一心想做好事,這就是通識題了,沒有標準答案。
此一喜劇,要不要「反思」?天哪:五四要反思、六四要反思、母語教學要反思,法國人拍賣圓明園一隻獸頭要反思,在旺角買一串魚蛋,會不會得豬流感,也要反思,幾十年一輩子,真件件事都要「反思」,不把人反思得精盡人亡嗎?不,要拒絕反思,除了在人多的電梯裏,忍不住放了一個暗屁,害得人人掩鼻子──為什麼不忍一下呢?這,才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