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的朋友 - 蔣芸

生活上的朋友 - 蔣芸

葉公超先生退任駐美大使後,過着好些年斯人獨憔悴落寞的晚年,曾在洛城吾友珍妮家中見到葉送給她的字與畫,才子筆墨、隨意瀟洒、閒閒幾筆,已見非同凡響的功力,只是畫中忍不住的秋意闌珊叫人涼颼颼。
珍妮可以說是大使的紅顏知己之一,也許他視她為生活上的朋友吧,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過,每個人都需要兩類的朋友,其一是學問上的,那大概是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意思;另一種便是生活上的,而有時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的確如是,想想看,每天一睜開眼睛,面對的是開門七件事,一走出戶外,面對東南西北,四方君子人來人往的在人群中也會失去方向,在人群中也會無人可找、無處可去,真正的孤寂往往如是;一年四季,衣食住行,禮樂射御書數都不可免,怎樣去填滿這三百六十五天?這每一天的二十四小時?在位時是大使,有兵司令、衣香鬢影、杯觥交錯,退下火綫後,便是孤獨老人一名,門庭冷落、世態炎涼,縱使胸中仍有秦時明月漢時功名,卻又如何,這樣的時候仍會前來當聽眾也好,照料起居飲食也好,真是生活上的朋友了,怎麼不重要?

夏濟安日記中透露,在最失落的時期,一卷書、一瓶花每日不可少,對他而言,那是必需品,飯可以不吃、咖啡可以不喝、不可無花無書。我們的生活可以求求其其,也可以活出神采;靈性上的朋友可為你引經據典、排憂解困;生活上的朋友不是口頭上的噓寒問暖,而是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指路明燈,即使無災無病,過得好端端的也需要;這樣的朋友是活的書本,也是芳香怡人永不凋謝的鮮花。
懂得在排山倒海式的廣告世界中──現在連報章雜誌也有消費者指南這樣的版面提供,但不負責它的真實性究竟有多少,反正天下老襯多的是,只有生活上的朋友才可以超越它,因為他們勇於試驗、勇於比較,也懂得如何淘沙見金,他們的資訊更全面更翔實,不只是有聞必錄,而且不吝於告訴你,那一種選擇對你最好,他們才有資格發言,這已無關乎品味什麼的,有一種信任是因為你了解到別人能做得到你所做不到的;有這樣的朋友真好。
以我為例,那一種牌子的熨斗、洗衣機、吸塵機,那一款的殺蟲水、洗頭水、清潔劑,頭暈身熱時如何快速解決,手腳抽筋又當如何,那一種獨步單方,養生妙品,從甲地到乙地怎麼走?幾乎每事問,每回卻有滿意的答案。在最近一次的旅遊中,有幸團中便有一位這樣的朋友,因為他,整個旅程變得更充實而有趣,連泡一壺茶,他都會很有心思的央人將當地的雛菊加入,消夜時的一煲粥,也因為在他指導之下,其味更醇厚鮮美,生活上的朋友,不僅要真正在生活中有了心得,更不怕將心得與他人分享,生活上的朋友要知無不言、言之不盡、還要不辭勞苦,肯為其他人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