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報人成舍我之子 人大前副委員長成思危後天訪台

著名報人成舍我之子 人大前副委員長
成思危後天訪台

剛在去年卸任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後日將赴台出席一經濟論壇。成思危的父親成舍我是中國最早的報人,也是台灣世新大學創辦人。這是成思危16歲離家投奔大陸後,首次正式訪台,也是繼許嘉璐、彭佩雲後,又一位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訪問台灣。他亦將為父母掃墓。

現年74歲的成思危出生在民國時期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成舍我(1898年-1991年)是中國著名報人,在中國新聞史上享有很高聲望與影響。1925年開始,先後創辦《世界日報》、《民生報》等;1988年,台灣解放報禁,他以90歲高齡,申請續辦《台灣立報》,也是台灣世新大學創辦人,一生參與創辦媒體近20家,是以個人力量從事新聞教育事業最長、影響重大的中國新聞教育家。母親蕭宗讓(成舍我第二任妻子;1964年病逝,終年58歲)曾留學法國。兩人育有一男二女,分別為成思危、成嘉玲(世紀大學董事長)和成露西(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主任),思危是唯一男孩,深得母親疼愛。

赴經濟論壇並拜祭父母

1949年,成舍我舉家到香港定居,成思危就讀香島中學。他與共青團接觸,受到影響。1951年,16歲的他背着家庭,隻身離開香港回到廣州,開始了他神奇的人生之途,家人在1952年,遷往台北定居。文革時,成思危因家庭背景,蒙受屈辱,曾被派去燒鍋爐,直到文革後期中共總理周恩來過問,他才得以平反,並在仕途上順利發展,官至化工部副部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
香港別家後,成思危與父母相隔天涯。母親在文革時寫了幾百封信到大陸,詢問兒子下落,因憂思過度,在1964年病逝。1990年,成舍我病危,並於91年去世,成思危曾兩度獲准赴台探親、奔喪,後來他不斷升遷,官至大陸國家領導人序列,無緣再赴台。直到去年3月卸下公職,加上兩岸關係緩和,他終於再有機會訪台,並為父母掃墓。
成思危此程是赴台參加經濟論壇。他早年學化工,45歲才赴美國學工商管理,是大陸最早獲得MBA學位的學者之一。他雖位居政要,但未加入共產黨。他學術地位很高,對中國經濟政策具有影響力,被譽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今年2月以來,大陸先後有多位退位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訪台,而前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仍在台訪問。
台灣《聯合報》/本報記者

兒時全家福
成思危(右一)小時候與兩個妹妹及父母合影。

成思危小檔案

原籍:湖南湘鄉
學歷:
1945-1951年 在香港讀書
1952-1956年 在廣東華南工學院、華東化工學院學習
1981-1984年 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經歷:
1951年 隻身離開家庭,回大陸
1956年開始 長期在化工部工作,官至化工部副部長
1996年底 出任民建中央主席
1998-2008 當選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成思危

近期訪台的大陸國家級領導人

5月22日 前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身份,率團訪台並回彰化祭祖
3月29日 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佩雲,以中國紅十字總會會長身份率團訪台
3月21日 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訪台,出席兩岸客家高峯論壇
2月17日 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復,以全國工商聯主席名義率團赴台,出席兩岸及港澳經貿研討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