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子樂報道】20年前,《文匯報》在社論開天窗以「痛心疾首」四字寫出傳媒良知。20年後,有本地傳媒同樣以「開天窗」手法處理六四報道,但這一回是將整整16頁的六四專題抽起。南華傳媒旗下《君子》雜誌有編採人員表示,原定在6月號推出六四專題,但被高層臨時抽起,以致剛出街的雜誌離奇不見了第158至173頁。
「《君子》雜誌的專題被他們抽走了,但他們不能在日曆上抽了六月四日。」有份參與該專題的《君子》雜誌一名編輯,近日在網誌宣洩對公司封殺六四報道不滿。她83年出生,趙紫陽05年去世時,她剛在北京實習,不怕公安監視,到趙家給趙紫陽鞠躬。她向本報表示,抽稿事件後已作了最壞打算,有準備隨時被炒,但不會主動辭職。
據悉,《君子》約5至6名編採人員花了約一個月製作六四專題,以輕鬆手法談六四,例如原來64號巴士(現改為66號)途經跑馬地的舊新華社,於是請來前記者毛孟靜、roundtable總幹事林輝和巴士乘客,分享對六四看法,並找來小克畫漫畫。
「香港越來越似大陸」
消息稱,報道完成排版後,本周初交付南華傳媒高層手中,專題突然被叫停。有編採部人員說:「大老闆一個電話,唔單止抽專題,所有提及六四字眼嘅稿,都要再修改。」高層急召六四專題編採隊伍開會。與會者說,當日氣氛凝重,高層逐字讀出有關文字,並說「咁樣係煽動!」又揚言員工不滿可以辭職。
受訪者毛孟靜表示,當日採訪內容相當溫和,「當然都有講吓平反六四,但係自我審查去到lifestyle雜誌,係不能接受,搞到香港越來越似大陸!」另一受訪者林輝不滿南華傳媒自我審查,「香港最重要係言論自由,何況報道內容咁溫和,只係講吓我搞社運嘅經歷,咁都唔畀出街,點可以接受?」本報向《君子》雜誌及南華傳媒查詢,截稿前仍未回應。南華傳媒旗下擁有《快周刊》、《3周刊》等多本雜誌。集團的「太子女」吳旭茉是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