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罵 - 林夕

黑白罵 - 林夕

生活艱難,最容易做的事,就是罵政府。新出台的利民紓困措施,想找可非議之處,簡直如拈花摘木隨手可得。三無人士無所得,在職貧窮無所望,中產得一粒糖塞不住下沉的黑洞,綜援人士在金融海嘯中受害機會不大,反而獲發雙糧。簡而言之,花不得其所,只能止咳,在改善整體經濟環境上交了白卷,救人一時之急而沒有救市。大概是這樣吧。
可是,多年前一些比較為長遠發展着想的財政措施,要罵,一句救市不救人,也可罵得鏗鏘不減。
當年取消遺產稅,很多人罵這是向富人利益傾斜,無視這有利吸引更多資產管理行業來港扎根。取消紅酒稅,更惹來為唐英年省錢的冷嘲,熱諷中故意忽略紅酒消費豐儉由人的事實,早已不是富人的專利。有關官員再三強調這是為香港打造紅酒商務,為貧民請命的石頭卻我有我先擲為快,已近反智地步。
這次滿天花雨灑金錢,的確沒有針對長遠經濟發展,只是短期措施,沒有將錢用在刀口上,為長遠發展開天闢地。但上述為長遠着想未必一時見效的政策,當時也一樣換來殺聲震天,奇詭在罵的都是同一批人。
對這個弱勢政府,想為投資損失而找個題目消消氣洩洩恨,真是人人優則為之。其中一條規律是,看長遠的政策就罵它遠水不能救近火,置水深火熱的人於不顧;即時分甜頭的措施,就罵它沒有遠見。
多虧政府不停犯錯,令罵人者忘記過去也曾理虧地為反罵而罵。果然,罵倒容易建設難,難怪平機會主席也拾人牙慧,以「留下來比離去更需要勇氣」來表示自己是有建設的人,不會被咒罵聲罵倒。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