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嬌殺淫官一案已引國際輿論關注,英、美等媒體廣泛報道事件,並認為事件已引發內地民眾的強烈憤慨,可能會觸發一場女權運動。
英國《泰晤士報》指出,鄧玉嬌案反映當今中國社會存在的問題:官恃強凌弱、濫權、性交易,以及司法不公等。事件經過多日的發酵,內地民眾的不滿正逐步升溫。報道認為,鄧案不但涉及刑事,更反映民眾是否信任政府的問題。此外,《華爾街日報》認為,民眾不滿弱質女流被官員暴力侵犯,更認為鄧怒殺淫官是英雄行為,也是女權解放的里程碑,報道更認為事發當日更可用作紀念日,表揚弱質女流在安全受威脅時奮力反抗的事迹。
反映出官民斷裂現象
而新加坡《聯合早報》稱,鄧案在中國互聯網上如野火般燃燒起來,說明社會的集體情緒已被挑起。一宗發生在偏遠地區的殺人案,之所以能夠造成軒然大波,互聯網帶來的傳播條件是其中部份原因,而在鄧案喧囂聲背後,中國社會的官民斷裂現象則是民眾情緒的更主要推進器。
中國的許多評論已經指出,5月10日鄧案只是充當了民眾對這幾年來社會不公、司法腐敗不滿的宣洩口。報道指出,有關互聯網對中國的影響,西方觀察家曾在上世紀末互聯網剛進入中國時預言,它將給中共帶來嚴峻執政危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