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撥款1,000萬元資助於經濟逆境下經營困難的逾百個中小型藝團,包括資助製作費及在新界三個場館提供免費場地,並容許藝團延遲繳付按金及提早取回票房收入,以吸引藝團在康文署的新界場地演出等。有業界人士指藝術節目票房在金融海嘯後下跌近半,相信措施有助業界度過難關。
表演藝術委員會的支援中小型藝團特別工作小組昨公佈九項支援措施,其中最直接的是向「場地夥伴計劃」中26個中小型藝團,提供免費場地及節目製作費,又特准逾150個藝團在租用荃灣大會堂、屯門大會堂及元朗劇院部份場館時,可延遲繳付第二期的75%按金,又可提早取回票房收入,每次取回的款項由現時最低5萬元放寬至3萬元,紓緩現金周轉問題。此外,當局亦會協助宣傳及推動藝術教育,拓展學生觀眾。
小組召集人高志森表示,現時不少藝團對籌辦節目有所顧忌,「票房比舊年年中差咗一半甚至剩番三、四成,好多(藝團)計唔掂數。」他相信新措施可鼓勵業界繼續製作節目。表演藝術委員會主席陳達文說,會不時檢討措施成效,有需要時提更多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