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蔣捷連六四被擊斃時只有17歲,媽媽丁子霖20年來在家中偷偷悼念。去年秋天,公安破門闖進他們家盤查,父親蔣培坤因激動中風致半身不遂,生活種種全然忘掉,卻沒有忘了其他難屬的心願;在康復過程中、公安的監視下,竭力完成紀錄片《天安門母親之路》文本,記下悲傷的木樨地,為所有永遠都回不了廣場的年輕靈魂,留下紀錄。
記者:張嘉雯、許偉賢、麥志榮
紀錄片《天安門母親之路》由天安門母親撰文,天安門母親運動製作,記下無語的六月天,昨日全球首播。丁子霖昨透過電話,與在發佈會現場的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對話,首次透露丈夫的病況。她說去年秋天,朋友到他們南方的家探訪,派出所的公安突然闖入盤問,蔣培坤非常生氣,翌日上網時伏在桌上中風暈倒,搶救了五天五夜,醒來已經半身不遂。
「不能表達清楚話語,家裏的電話號碼都記不得。」丁子霖把丈夫送回北京,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出院後要重新學習生活,電腦密碼及使用程序都想不起來,「監視我們的人以為我丈夫思維及言語能力喪失了,以為這部片會胎死腹中。」
「然而,他還是以其頑強的毅力,盡力完成了難友們的囑託。我為自己患病中的丈夫驕傲,我更感謝上蒼給予的恩惠。」事發後,丁子霖未有向外披露丈夫的情況,「現在走路時表面看不出問題,但肌肉很僵硬,很痛,大夫要他活動,但我們不敢,他繼續在電腦前工作,再不能回復到當年的(健康)情況,這部片是他用生命最大的極限來完成的。」
「一輩子最難的事」
76歲的蔣培坤昨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去年底從醫院出來後開始製作這部紀錄片,至今年3月完成,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一件事,因為去年11月遭公安動粗致局部腦梗塞後,記憶力大失,思維不暢,手腳也不靈活,「現在總算完成,雖然不理想,但我盡力了,我感到欣慰,心裏也輕鬆了!」電話那頭,蔣培坤明顯有表達障礙,語句斷斷續續。
他透露,看守他們的公安由於只顧盯丁子霖,沒注意他,「也可能是,他們以為我大病初癒,不會有這些動作,所以,(製作)過程還算順利,沒受到公安干擾。」但他補充說:「我這一輩子,就做了這麼一件最難的事,當然,也是我最不滿意的。」丁子霖解釋,由於丈夫做事「一輩子要求盡善盡美,稍有不足都要重來。這次,他真的是玩命了!」
天安門母親過去20年來一直追查死難者名單,其間不斷受到監視和跟蹤,不少人陸續離世,數年前開始構思製作這部紀錄片,「面對中共這20年來的謊言和欺騙,六四這個事件,對於大陸的年輕一代來說,不僅漸漸遠去,而且已變得面目全非,甚至成為一片空白。」
紀錄片由丁子霖及另一受難者家屬張先玲口述,介紹他們過去20年的遭遇,共33章,「我們也願意把這部片子贈予今天的年輕人,讓他們了解20年前,曾經有一批年齡比他們大的人被戒嚴部隊活活打死、壓死,倒在血泊之中。」
光碟將送予曾蔭權
丁子霖又會把光碟送給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曾蔭權日前關於六四發表了一些不當的言論,我特意請製作方把本片贈送一份給曾先生及其全家。」
她對本報表示,這兩天開始陸續接到多位天安門母親電話,告知公安開始在她們家門前上崗,「我真的很悲哀,她們都是七老八十的人,當局還用這種方法,太沒有人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