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打誤撞「敲竹槓」 - 李碧華

誤打誤撞「敲竹槓」 - 李碧華

看兩岸四地以及世界新聞,我們發覺,很多官員及領導層狼狽不堪地下台,晚節不保,是因為貪腐。有人厚顏不認,有人一死了結。
最初最初,他們怎會不明白,這是一條無以回頭的不歸路?上台時以清廉為傲,非常偉大、正直,贏得大眾支持。究竟如何開始貪污受賄第一步?
當然有人居中拉扯、誘惑、煽動、說服……他們先跨過心理關口。踏上第一步,以後的便好走多了。
俗語中,貪索賄賂、訛詐財物、暗示識做之舉,稱「敲竹槓」。不管小或大、輕或重、少或多,總得先「敲」一下吧──原來一切是誤打誤撞的。
清末,各地查禁鴉片甚嚴。有一富商將煙土藏在竹槓和船篙中,偷運走私,逃避過檢查。一日,商船行至浙江紹興碼頭處,檢查官一行數人上船檢查,並未發現煙土。這時,該關卡一名司爺吸着旱煙步上船來,吸過幾口信手將旱煙斗在那竹槓上敲幾下抖灰:「咯!咯!」。商人心頭也「咚!咚!」直響,以為露出破綻,連忙掏出一些銀子,悄悄塞給司爺,以示請求包涵,高抬貴手,不要繼續敲了。他收受了銀子,「敲竹槓」一詞亦因而流傳。
只是「試探」而已,雙方竟情投意合──貪念,非但不堪一擊,甚至不堪一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