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四日前(本月24日)黃色暴雨及雷暴警告期間,在西貢甕缸灣潛水失蹤的東區醫院兒科醫生何慶彤,其妻子和胞弟連日跟隨水警及消防員到現場進行搜索打撈;至昨日下午終於發現屍體,由蛙人從海底撈出海面,當時何醫生仍然身穿潛水衣揹着氧氣樽;妻子目睹丈夫屍首,傷心欲絕。何醫生的屍體事後被移送殮房等候驗屍,他當日在海底遇難真相,目前仍有待調查。
當日黃雨及有雷暴
46歲的何慶彤醫生,1987年畢業於中文大學醫學院,93年獲愛爾蘭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97年取香港醫學院專科院院士(兒科)及香港兒科醫學院院士,04年考得中大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理學碩士,去年曾參加專家交流團到雲南進行以「新生兒急救」為題的培訓。何醫生早年在沙田威爾斯醫院當麻醉科醫生,其後晉升高級醫生,並轉職到東區醫院當兒科醫生。
據稱,何醫生近年愛好潛水活動,本周日他參加了國際精英潛水訓練中心舉辦的西貢潛水活動,當日天氣相當惡劣,天文台早上發出雷暴警告,至下午5時才取消;並於下午1時0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至下午3時取消。雖然天氣欠佳,但該一行20多人的潛水團,仍如常出發到西貢甕缸灣下水。
據稱,當時他們以6人一組,在甕缸灣面向大海的內灣右角珊瑚區下水潛泳,至下午3時半左右,眾人準備上水時發覺失去了何醫生,曾潛入水底找尋但都無法找到,至3時46分決定報警。水警輪、消防船和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先後到場進行海空搜索,但都徒勞無功。
身上並無表面傷痕
之後連續三天,何的姓林妻子(同為醫生),以及何的胞弟和一眾親友,都跟隨水警及消防員返回現場搜索,惟因連日天氣欠佳,海水渾濁視野不清,增加搜索困難;直至昨日下午1時42分,一隊消防蛙人終於在甕缸灣面向大海的內灣左角、海底約20呎發現何醫生的屍體,當時他仍身穿潛水衣揹着氧氣樽,身上並無表面傷痕,經已明顯死亡。
蛙人將何的屍體撈上海面,何妻在船上目睹丈夫屍首,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仍難忍傷痛。水警人員事後將屍體送回西貢水警基地,再由仵工移送殮房,等候法醫官進行剖驗確定死因。
主辦單位備受質疑
香港潛水總會一名姓方教練,連日來與何醫生家人出海尋找,方教練質疑事發當日天氣惡劣,為甚麼有關潛水團體仍要出海活動,並要求該潛水訓練中心的負責人解釋。記者昨日到旺角花園街國際精英潛水訓練中心就事件查詢,但中心女職員指負責人不在,對事件並不知情。
何醫生工作的東區醫院和他母校中文大學的發言人,對事件表示惋惜及對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潛水失蹤醫生屍體尋回示意圖
特稿
同學涂謹申梁家騮表惋惜
「好人、讀書好叻、為人沉默、隨和……」這是潛水遇難何慶彤醫生的兩位同學對他的印象。
何醫生1987年在中文大學醫學院第二屆畢業,而第一屆畢業的現任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正是他的師兄。另外,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與何慶彤更由小三至中四都是同學,中學時期同在九龍華仁書院讀書。他們對於這位舊同學不幸去世,感到非常突然和惋惜。
事事為病人着想
梁家騮表示,他和何慶彤雖然大學時不同班,但兩人有交情。他形容何醫生平日比較少說話,雖然近年已甚少見面,他會與東區醫院的同事聯絡,看有甚麼可以幫忙。涂謹申則謂,他與何慶彤不僅在小學是同學,中學更做了四年同班同學,當年他們兩家人相熟,而近年因為各有各忙,只是每幾年一次舊生聚會才見面。
另外,曾與何慶彤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共事、現任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系主住伍百祥形容:「何醫生好好人,事事為病人着想,佢嘅專科係兒科嘅新生兒科,但平日見面都係公事,佢平日好少談論家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