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病樹康文署自揭瘡疤多株大樹蛀通心 隨時倒塌

鋸病樹康文署自揭瘡疤
多株大樹蛀通心 隨時倒塌

【本報訊】連串塌樹意外發生後,康文署展開鋸除病樹補鑊行動,過去兩日先後移除轄下公園23棵「不能健康成長」、但「無即時危險」的樹木,本報昨在黃大仙摩士公園發現兩棵被移除的刺桐樹原來早已蛀穿樹心,隨時倒塌,揭破康文署講大話,樹木專家更指該兩棵蛀通心的刺桐樹危危乎,危險程度直逼去年赤柱大街塌下、壓死港大女生的刺桐樹。

曾聲稱無即時危險

何文田及九龍城近日先後發生兩宗塌樹意外,兩棵倒塌大樹事前均曾通過康文署檢測,令署方檢測制度備受質疑。前日署方突公佈補鑊行動,預算本周內移除署方轄下公園30棵樹,署方聲稱這批樹「無即時危險」,只是「因蟲病害及受真菌感染致不能健康成長,而對市民可能構成潛在危險」。
署方前日即日鋸走7株大樹,昨再移除另外16棵樹,當中包括黃大仙摩士公園、尖沙嘴九龍公園各四棵大樹。早上10時許,工人在摩士三號公園近兒童遊樂場,以電鋸鋸去兩棵11米高刺桐樹。記者近看下,竟見刺桐樹樹幹發黑及遭侵蝕至中空,透出陣陣霉味。
差不多同一時間,另一組工人在九龍公園鋸除大樹,工人先鋸去一棵植於泳池附近的10米高、直徑半米有40年樹齡的洋紫荊樹,隨着大樹鋸成數截,可見大樹由近根部位置侵蝕至樹頂,樹幹表面發黑、粗壯樹幹竟已蛀通心。稍後工人再移除公園內一株12米朴樹及另一棵15米高黃槿樹。至傍晚時分,工人移師港島維多利亞公園,鋸去二號足球場旁一棵12米高木麻黃樹。

工人在摩士公園切鋸下來的刺桐樹樹幹,嚴重侵蝕,樹幹已蝕至中空。黃學潤攝

將軍澳塌樹傷司機

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指,摩士公園被移除的兩棵刺桐樹樹幹均嚴重侵蝕至中空,剩下的木質亦因真菌長期侵蝕變得鬆散,他指「刺桐樹病咗好多年至會樹幹蛀到中空,用手拍樹幹會有回音,好易分辨。」他指這兩棵刺桐樹幸好鋸得及時,因為從病情看,兩樹隨時因風雨倒塌,危險程度直逼去年赤柱大街塌下,壓死港大女生的刺桐樹,至於九龍公園內蛀到中空的洋紫荊亦是長年患病、未有及時醫治所致。每日到公園「打躉」市民得知有大樹蛀穿洞隨時倒塌後說質疑署方失職。
天氣持續不穩下,昨晚11時將軍澳寶琳北路近馬游塘村下斜位置再發生塌樹事件,路邊一棵15米高、15厘米直徑大樹突然折斷,壓毀途經的士擋風玻璃,司機輕傷送院,尾座夫婦和小童乘客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