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四屠城20周年前夕,美國議員、高官掀起訪華熱潮。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Pelosi)到達北京之前,美國總統蘇丹問題特使格雷遜(ScottGration)已在北京與中國外交部舉行會談,眾議院美中工作小組共同主席拉森(RickLarsen)也率團在廣東考察。好戲還在後頭:美國財長蓋特納(TimothyGeithner)將在下周訪華三日。
被譏朝拜中國錢袋
對於中國的寃民、異見人士來說,最關注的莫過於長期主張在人權問題上向北京施壓的佩洛西的行程。但佩洛西在華府啟程前避談中國人權,自24日抵達上海至昨日,已在上海、北京訪問四天,尚未公開提及中國人權,令內地一些御用文人、傳媒掩飾不住狂喜,「世界人權領袖佩洛西,朝拜中國錢袋」、「美國政要爭相訪華,旨在拉攏金主」之類的標題充斥內地網站、報章。
有內地報章指:「(佩洛西)這一次不僅不談人權,而且關鍵時期主動訪華,意在收斂鋒芒,避免激怒中國。」有學者說:「尋求中國幫助是他們(訪華美官員、議員)肩上共同的任務,這也彰顯今日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更有評論稱:「佩洛西為首的這次美國政界訪華人士不為政治而來,佩洛西也不是為中國的人權而來,而是直奔中國的錢袋。」
為應對金融海嘯,美國的確有求於中國,需要雙方的合作。中國作為持有7,679億美元美國國債的大債主,真的就此可以為所欲為地踐踏人權嗎?佩洛西真的放棄她一貫堅持的人權底線嗎?華府真的墮落到講錢不講民主、不講人權的地步嗎?
不見得!美國總統奧巴馬就任後推行務實外交,不等於放棄民主、人權的基本準則,只是在手法上有所改變,不採咄咄逼人的方式。如果華府到六四20周年時仍對中國人權問題保持緘默,中共的御用學者、傳媒倒是可以狂歡一段時間。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