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漫畫大師丁聰在北京病逝,終年93歲。丁聰一生擅畫諷刺漫畫,故無論是國民黨時代還是在共產黨時代,他都因此吃盡苦頭,中共反右時更被打入冷宮20多年,直至文革後才復出。本港著名漫畫家尊子表示,雖然丁聰的作品少涉及高層政治,或只能打擦邊球諷刺,但在內地已是難能可貴。依其生前遺囑,丁聰後事一切從簡,不留骨灰。
丁聰近年因腦中風引起腦萎縮常卧床不起,上月中因意外跌倒,加上飲食不當引起高燒住院,一直昏迷,前日上午11時宣告病逝。他的獨生兒子在美國,未趕回送別,夫人沈峻在丁聰逝世後,寫了一封信放在他在胸前,用這種特殊方式與老伴做最後告別。根據他生前遺囑,丁聰的身後事一切從簡,不設靈堂、不開追悼會,甚至連骨灰也不留。
年輕時與黃苗子吳祖光齊名
原籍上海的丁聰,父親丁悚是清末民初馳譽上海的工筆畫家。丁聰自小受父影響,喜歡漫畫,讀中學時就向報刊投稿發表過不少作品。因家境艱難,中學畢業即入《良友畫刊》做美術編輯,不到20歲就在上海美術界嶄露頭角,與畫家黃苗子、劇作家吳祖光齊名,時稱「文藝界三小神童」。抗戰時期,他曾在香港生活多年,發表過大量漫畫作品,還參加親共「旅港劇人協會」做舞台設計工作。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丁聰發表的《花街》、《魯迅阿Q正傳木刻插圖》及反映後方抗戰悲慘生活的《現像圖》等,被譽為經典之作。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上海,創作了大量「爭民主」為主題的諷刺漫畫,抨擊時政,揭露黑暗現實,曾引起國民黨當局嫉恨,將他逼離上海,再到香港居住。
1949年中共建政後,他回北京出任《人民畫報》副總編,但1957年就因漫畫《外行領導內行》開罪當局被打成右派,直到1978年才復出,中斷作畫達20年,之後畫作不停,30年來他一共出版了40多種畫集,生前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隱喻諷刺尊子:難能可貴
本港著名漫畫家尊子昨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雖然他與丁聰不熟,但對丁的創作和作品有所了解。他指丁的畫作屬傳統風格,插圖風格鮮明且有中國味,至於諷刺漫畫,雖然少涉及高層政治,多數只能「打擦邊球」或採取隱喻手法諷刺,但在內地政治環境下「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北京文化學者李輝則指,丁一輩子淡泊名利,不同階段的漫畫都與社會現實有關,「特別是文革後,他用漫畫反思文革,曾在中國引起很大的反響,給人們留下很深印象。」
《新京報》/本報記者
《丁聰生平》
原籍:上海
學歷:中學畢業
家庭:父親丁悚是清末民初上海工筆畫家;妻子沈峻,育有一子
《簡歷》
1935年任上海《良友畫刊》美術編輯,發表畫作,不到20歲即與黃苗子、吳祖光齊名,時譽「文藝界三小神童」
1937─1949年先後在香港、重慶、上海等地工作,在本港期間曾為報刊畫連環漫畫
1949年赴北京定居,任《人民畫報》副總編輯
1957年被打成右派,中斷創作20多年
1979年復出任《讀書》漫畫專欄畫家,同時在各媒體發表漫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筆名小丁自比小人物
「小丁」是丁聰的筆名,據說開始畫畫時曾署真名,但聰字筆畫太多,字小印出來看不清,於是取名小丁,一是筆畫少方便印刷,二來「丁」字也有「人」之意,小丁即小人物,符合他自己的經歷和形象。丁聰父親丁悚是自學成才的畫家,但父親並不希望兒子學畫,是丁聰自己喜歡。後來丁聰當上父親,同樣不希望兒子學畫,兒子真的沒有承傳他的手藝,而是成為電腦專家,現定居美國。
1946年,丁聰曾為吳祖光的散文《斷腸人在天涯──花街行》配圖,文章描寫成都妓女街的情形。丁聰扮成下等人(因街口有衞兵守,不讓上等人進去)到花街採訪,畫中妓女和嫖客在討價還價,昏暗燈光下,妓女們疲憊、冷漠的眼神,讓人見之戰慄。著名畫家徐悲鴻看後,亦大表震撼。
讚妻是上天賜的禮物
1956年底,40歲的丁聰與比他小11歲的沈峻結婚,不了解底細的還以為他們是第二次結婚,其實兩人都是初婚。他常讚妻子是「上天賜予他的禮物」,敬愛有加,還寫出「愛妻原則」:「太太有錯,那一定是我的錯;如果不是我的錯也是我害太太犯的錯;如果堅持她有錯那更是我的錯;如果太太真錯,尊重她的錯我才不會犯錯;總之太太絕對不會錯,這話肯定沒錯!」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