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政府審訊昂山素姬,國際社會不滿聲音越來越大。在越南河內舉行的亞歐外長會議,昨天(周二)通過措詞旗幟鮮明的聲明,敦促軍政府釋放昂山素姬和約2,100名政治犯。一向是緬甸外交大後台的中國也改變立場,首肯通過聲明。
45國亞歐外長雲集河內,昨天會後發聲明,指「鑑於昂山素姬的近期事態發展」,各國外長「呼籲(軍政府)提早釋放被拘留人士,並撤銷對政黨的限制」。各國一致施壓,消息指緬甸外長吳年溫只處於守勢。
最令軍政府難堪的是,向來不干涉緬甸內政迴避昂山素姬問題的中國外交,也改了立場,首肯通過聲明。之前,北京一直偏幫軍政府,以換取緬甸豐富的天然氣、石油、木材和礦產資源,更希望興建中緬油管,讓緬甸和中東石油可源源不絕運至雲南省昆明。但國際社會一直促北京向軍政府施壓釋放昂山素姬。
芬蘭外長斯圖布透露,中國外長楊潔篪前晚在討論中轉了調子,「有提及政治犯問題」。另一歐洲外交官也指楊潔篪雖沒直接點名提及昂山素姬,但實質上沒再迴避,基本取態是對發聲明開綠燈,外交界都認為「這是中國對緬甸問題的新定調。」楊潔篪被記者問及聲明時,只說「這是共識」。
另外,由一批東南亞國會議員組成的「東盟國會緬甸黨團」,昨日強烈要求東盟考慮暫停緬甸會籍,直至緬甸軍政府釋放昂山素姬和真正推行全國大和解。東盟上周曾罕有打破不干涉成員國內政的慣例,對昂山素姬所受對待,表示「深切關注」。
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