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景線:評馬英九就任一周年 - 卜大中

台灣風景線:評馬英九就任一周年 - 卜大中

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上星期二十日,是馬英九就任台灣總統一周年。台灣《蘋果日報》做的民調顯示,民眾對他的滿意度為百分之四十六點五,不滿意度為百分之三十三點○八;如果次日大選投票,還是有百分之四十九點六六的人會投馬一票。民進黨做的民調顯示,去年就職時的不滿意度為百分之五十三點三,一年後是百分之五十;滿意度則從一年前的百分之三十九點三,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三。

令兩岸關係緩和

民眾滿意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馬政府比前任扁政府清廉;兩岸關係的開展以及在經濟上很努力。比較顯著的成績是兩岸關係明顯的緩和,並且促成一些對台灣經濟有利的關係,這些是扁政府做不到的;同時也顯見中國影響台灣內部的程度超過以往任何時期。
一年來,馬政府做得最多的是兩件事:拯救經濟和兩岸政策。經濟問題是全球性的衰退,馬政府雖做得無法讓多數人滿意,但已相當努力了。兩岸政策是馬最得意的成就,但也是爭議最大的議題,迄今尚無法論定功過,包括開放中國觀光客,兩岸航班多點直航,開放雙方互相投資,金融交流,中國允許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衞生大會」。中國堅持所有這些都需以「中華台北」名義,而非台灣的名稱,因而被民進黨痛罵馬政府矮化主權。此外,一年來政治民主的深化和自由的程度卻在下降中,這源自於國民黨傳統的威權習性,和馬個人的保守管制心態。
總的來看,馬的經濟學可打六十五分;民主政治學五十分,還有三年可以補考;至於兩岸學,分數目前還無法打。如果兩岸關係改善到簽訂和平協定,經濟上幫台灣脫離困境,又不傷害台灣人民極其敏感的主權關切,馬的分數可以打到八十五分,甚至九十分。目前還看不出馬的兩岸政策對台灣是吉是凶。
五百多年前,意大利政治哲學家馬基維利寫到:「我們必須了解,沒有甚麼事比建立一個政府的新秩序更困難、更不確定能成功、更難管理。」前半年馬政府確實混亂,閣員頻頻出狀況,好在後半年漸趨穩健。此外,在經過陳水扁的貪瀆案的衝擊後,民眾對政治失去尊敬,對官員心存鄙視,馬英九強調清廉,重建民眾對政府的信心。但是,他把清廉當政績,忘了清廉只是官員的基本條件;而且,他也沒有積極說服黨籍立委在陽光法案上做出最佳的表現,使人覺得他不是假清廉,就是無力控制黨籍立委。
從很多學者開給好總統的條件來看,人格特質及性格的誠懇正直非常重要,包括體力充沛等十二項。馬的體力沒問題,其他部份仍然不足,經常優柔寡斷,獨善其身,孤高自賞,缺少策動他人的魅力。
優異的領導統御必須明白展示清楚的目標。馬在經濟和兩岸政策上,短期目標很清楚,但中、長期則曖昧不明;而且有時會脫離國家的核心價值,像是對中國的政策就引起民眾的懷疑他是否脫離台灣優先的核心價值,出賣主權。

表現值得六十分

此外,馬在體制內運作的能力很差,連自己黨籍的立委都擺不平,更無法說服在野黨。
我們希望擁有堅強,誠實,有效率的總統。馬不夠堅強,所以民眾怕他吃中國的虧;他誠實部份有瑕疵,像是力主遵守憲法,卻不讓兩岸協商經過立法院的監督;還支持有違憲之虞的《集會遊行法》和縣市升格延選。大體上,一年的總統表現,應該是及格的,大約六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