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白高敦在「津貼門」醜聞的狼狽相及窘態越覺得他像九七年時的馬卓安,一般的疲憊,一般的灰頭土臉。即使白高敦能死撐到明年任期最後一刻才舉行大選,他也肯定選不過保守黨的年輕醒目新領袖─卡梅倫(DavidCameron)。
說一點歷史。九七年時保守黨的首相馬卓安拖到最後才宣佈在五月一日大選。那時保守黨內鬥不絕,疑歐派與親歐派勢成水火;黨內高層、內閣成員則滿身醜聞,桃色的、斂財的、貪瀆的、以權謀私的都有。不管從民意調查或街頭巷尾的閒談中都可感到,英國選民恨不得盡快馬上把馬卓安及保守黨趕下台,掃除污氣悶氣,重新開始。
果然,到九七年五月一日,英國選民用手上的選票對保守黨來個大洗倉。原本在國會佔三百三十六席多數的保守黨一下子失去一百七十一個議席,黨內重臣及明日之星如MichaelPortillo,MalcolmRifkind紛紛中箭落馬。借用馬卓安自己的說法,選民以選票給保守黨"一個bloodynose"。(選民把保守黨打的「頭青面腫」)。
白高敦及工黨在將會來臨的大選中顯然也會碰上同樣的命運,也會有一個"bloodynose"。
事實上白高敦現時的處境,現時面對的民怨跟九七年時的馬卓安非常相似。經過長時間執政後,新工黨不但不再有甚麼新思維新想法,反而顯得暮氣沉沉,一派官僚習氣。當年年輕有為,滿懷抱負的貝理雅、白高敦組合因為權力分贓問題翻臉,支持貝理雅的黨員、閣員不斷向白高敦施放暗箭,令工黨不斷要有「捉內鬼」行動。
此外,工黨執政已超過十年,黨內部份高層及官員開始被權力腐化,把自己的利益凌駕黨及國家之上,有的因貪瀆而下台,有的行為不檢,有的說話過火。再加上近期的「津貼門」風波,民眾對政黨、政客的觀感只有更差,當中又以執政黨面對的批評及壓力最大。在新意消失,討厭貪瀆,厭倦老舊政策及求變等情緒發酵下,英國選民極可能在下屆選舉像九七年那樣給白高敦及工黨來一記重拳,讓它好好吸取教訓,讓工黨有個"bloodynose"。可以預期,下屆大選後入主唐寧街十號的將會是卡梅倫而不是白高敦或其他工黨新秀!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