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語言新制明年實施

教學語言新制明年實施

【本報訊】中學教學語言修訂方案將於本周五公佈,新制下目前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二分法表面上將會結束,不過,日後仍會出現一批全以英語授課的中學,其餘則部份級別或科目以英語授課,學生有較多時間接觸英語。政府堅決於明年新學年實行,不再押後,首批受影響學生為現時的小五生。
行政會議昨日通過教學語言修訂方案。據了解,這項終極方案與教育局早已公佈的初步方案大致相同,教育局會統計各官立及津貼中學去年及今年取錄的中一生當中,有多少人成績排在全港首40%,平均每滿派位人數85%、即30人,有關學校便可以開一班彈性班,自決教學語言。
未符合彈性班的班別,須主要以中文授課,但可在英文科課時以外,額外25%課時以英語授課,校方可用於作課後延展課程,或個別科目以英語授課。

不禁止校方公佈

教育局每六年評估各校彈性班數目,不會因應每年收生情況不同而調整,即彈性班數目是跟學校,成績列全港首40%的學生,部份未必可入讀彈性班。教育局會通佈各校可開辦的彈性班數目,預計現時112間英中絕大部份可保留全彈性班,即可全以英語授課;另約90所現時的中中也可開辦至少一班彈性班,兩批學校佔全港中學五成。
雖然有教育團體以避免標籤效應為由,促教育局禁止中學向外公佈彈性班數目,有消息說,局方為保障家長知情權,將不會禁止,也可能在升中學校一覽表中,列明各校是否有彈性班,但不會有班數。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表示,據他所知日後學校會以分科釐定教學語言為主,減少學校間的差異,但他承認仍會有全英語授課的中學。
英文中學聯會主席陳璐茜認為,日後既然不分英中和中中,目前優惠中中的政策,日後應該擴展至所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