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幾單與天然資源相關的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一是中石油(857)以10億美元收購新加坡石油公司45.5%股權,若收購獲得監管機構批准,中石油將以相同價錢提出全面收購,總代價22億美元。較早前,中石油剛於股東會上批准,發債最多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發展及勘探海外項目,預計今年將斥資2300多億進行收購。這單收購不足管理層預算的10%,不妨留意公司未來動態。
另一單新聞,國內首家礦業基金剛於5月23日成立;初步集資5億,以國內標的基金的規模算細,要看其100億最終目標集資額幾時到手,但該基金聲稱由清華礦業同學會發起,聯合300多家礦業企業合共擁有上萬億資產。我對這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所知,暫時就只有這麼多。讀者不妨先做一點功課,看看這是否一個趨勢的開始。
研判趨勢靠做功課
最後一單,是全球第二大鐵礦商與新日本製鐵達成協議,宣佈鐵礦石減價33%。從表面上看,這是對礦業股的一個負面消息。然而,讀者不妨想想:如果市場對鋼鐵的需求不變,而鐵礦石的價格將大幅減價,這將意味着一些甚麼事情將會發生?
其中一家非常依賴進口鐵礦石的公司,乃馬鞍山鋼鐵(323),另外一家暫時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的公司,是中信泰富(267)。翻查馬鋼2009年預測市盈率,是高得可怕的32倍,盈利預測應該有上調空間。股價會否事先已充份反映?我暫時答不到大家。上述3單新聞同時出現,引起我很大的興趣。除了鋼鐵業,值得一併研究的,還有鋁及銅。與其日日估今日升定跌,不如多花一點時間留意報價機以外的真實世界,正在發生甚麼事。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