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訊盈科(008)私有化爭議雖暫告一段落,但企業管治專家普遍認同,近年私有化個案延宕多年且招數層出不窮,已成功喚醒全港小股東對自身權益的關注,相信他們日後會較願意「站出來」,在股東會上質詢和投票,大股東因淡市給予的「體恤」安排,未必能再輕易「過關」。
中文大學財務學碩士課程主任蘇偉文教授表示,昨天鱷魚恤(122)的私有化雖以失敗告終,但不代表小股東已較有組織地反對不利己方的企業行為。他坦言,受到電盈事件啟發,最近小股東聲音確實抬頭,畢竟本港法律保障並不足夠,倘若上市公司低價私有化,或從事太多關連交易,小股東只好在股東會上以行動反對,就算實際票數未能戰勝,企業承受太多公眾壓力時,可能會顧及形象而收回或修訂有關議案。
Webb:難證明小股東有組織行動
網上股評人DavidWebb對此認同,指鱷魚恤小股東既然深信私有化作價太低,就只好盡力投票反對,互聯網討論區雖然方便聯絡,但很難印證他們是否有組織地行動。
至於何謂合理私有化作價,Webb指這視乎市況和企業前景而定,但出價若是資產淨值(NAV)的70至80%,獲得通過機會當然較高;但若因淡市而出低價,以「有機會套現」為由呼籲小股東離場,難免令人心有不甘而抗衡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