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大的迷宮在那裏?答案是在台北車站。車站連同周邊的地下街,共有70多個出口,站內形形色色的指示牌接近500個,不論外地遊客、從南部北上的遊客,甚至家在台北的民眾也眼花撩亂。高鐵發言人呼籲早日整理,讓這迷宮消失。
從台北車站地下東面的扶手電梯往地下一層,前往捷運車站,便看到各式大小不一、顏色不同的指示牌,除了掛在天花板,部份更貼在牆上,指示各個出口或乘車方向,不時會見到滿臉疑惑的民眾,像陀螺般打轉,東張西望,希望能找到他們想去的方向。
站長「偶爾也迷路」
就連「地頭蟲」台鐵台北站長李永生,都承認「偶爾也會迷路。」而要在台北車站轉乘高鐵、台鐵或捷運的民眾,更是辛苦。李永生稱,很多人從地下一層出閘後,便搞不清方向,加上車站是以東南西北為劃分,民眾不太習慣,經常看見人迷路。
時常到台北的港人盧先生亦認為車站的指示非常重複,如「往台北車站」的指示牌,一處可能有三、四個,出口又分「站前出口」、「車站出口」,而且不同款,容易讓人混亂,不過與去年相比,近日已經稍有改善。盧說:「最好把香港那套A、B、C、D出口搬到台灣,就不會迷路了!」
台鐵表示,約兩年前交通部曾整合台北車站指示牌,但那次「整合」,只是在「舊的指示牌以外再加上新的指示牌」,令情況更亂。高鐵發言人賈先德則稱,台北車站「(指示牌)確實不夠友善」,希望當局再次整合。台北捷運則表示,去年底市政府已完成更新指示牌,將不同區域以字母、數字編排,但仍有民眾稱「看不懂」。
台大土木系教授張學孔批評,台北車站當初設計已經沒有考慮車站營運及客流,硬件本身有問題,即使整合指示牌,旅客流動等問題也很難有大改善。他希望,台北車站的錯誤示範能成為後來規劃者的殷鑑。
台灣《聯合報》/TVBS/本報記者
台北車站各層設施
‧3/F至6/F 辦公室
‧2/F 美食廣場
‧G/F 車站大堂,台鐵及高鐵售票處,停車場
‧B1/F 台鐵及高鐵檢票口及出口,停車場
‧B2/F 台鐵及高鐵月台,捷運站入口,地下購物街
‧B3/F 台鐵、高鐵、捷運轉乘區,地下購物街
‧B4/F 捷運月台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話你知:每日40萬人流 全台最繁忙
台北車站集台鐵、高鐵及捷運於一身,每日40萬人次進出,是台灣最繁忙的車站和重要的交通樞紐,興建中的桃園機場捷運也計劃以此作總站。
台北車站曾四度重建,目前的「第四代」車站於1989年、台鐵地下化後啟用,由台灣著名的建築師沈祖海、陳其寬、郭茂林設計,建築主體仿中國傳統建築設計,建築中央併設有天井。台北車站已成為市民和遊客觀光消遣的場所,其四通八達的地下街,商舖和食肆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