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繼續在轉倉活動進行期間缺乏方向,期指本周三結算,周四為假期,這數天較難判斷短線的方向。但從成交及資金流向的判斷,筆者相信大市傾向進行調整的機會較大。昨日所見,支撐大市的主要是地產股板塊,其他的成份股表現一般。當然,地產股之升,也要多得大行的大合奏報告,特別是新地(016),被某大行比喻為地產界的「Prada」。現價的新地,其實與資產淨值的折讓已收窄到兩成,除非大家預期樓價在未來一年有20-30%升幅,否則,現價絕不吸引。當然,地產股的估值及業績,是很容易在公允值方面製造出假象。故此,一切的分析都建基於大家對樓價的預期表現。
香港的樓市近數年一直是兩極化發展,豪宅市場完全是資金推動投機市,當中以大陸資金為主,至於一般以用家為主的中下價物業,則受本地需求及經濟狀況影響。由於中下價樓仍供過於求(包括二手樓的供應量),故此難有大升的機會,難以回復97年前的風光。地產發展商在中下價市場所能獲得的盈利增長貢獻亦有限。而會計制度以市價入賬,最容易造成誤導的成因,在於豪宅市場的價格波動大,所謂「市價」其實是頗堪斟酌的。
油股未跟油價上升
油股未有因油價之上升而有令人興奮的表現,中海油(883)走勢肉酸,中石油(857)亦見有聚頂之勢,只有中石化(386)因傳聞成品油加價而勉強靠穩。市場對加價的傳聞甚囂塵上,但早前中央不依已訂的政策批准加價,自當有因。現價追入博此傳聞變事實,小心緣木求魚,容易中伏。而且,政策亦訂明,當油價升至某一水平,成品油價格一樣有加價限制的,值博與否自己考慮吧!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