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捐心女孩 繪畫重現陽光

獲捐心女孩 繪畫重現陽光

【本報訊】一顆生命殞落,可重燃不只一團生命之火。本年初至今共有26人捐出屍肝、腎等多個器官,最少救了87人,破歷年紀錄。但當中只有6個屍心,一個屍肺也沒有。有醫生指出,心肺主要來自年輕遺體,呼籲市民踴躍登記死後捐贈器官,救得一命得一命。
中西區區議會昨日舉辦嘉許禮,表揚捐贈心臟給6歲女童陳黎虹的男童家人及其醫護人員。中西區區議會副主席陳捷貴表示,本來欲藉嘉許禮協助患上肺纖維化的蘭桂坊之花Connie尋找屍肺,可惜她上周不幸離世,「希望Connie嘅離去喚醒社會人士,盡快登記,等多啲病人好似小虹咁(康復)。」
瑪麗醫院兒童心臟科部門主管周啟東說,小虹患病時情緒低落,畫的畫色調灰暗。上月小虹父母準備帶她去外國求醫前,剛巧有合適屍心,成為本港首宗兒童換心個案,「真係奇蹟,我都喜出望外。」換心後她開始畫太陽和花草樹木,自畫像的胸口更有一顆紅色的心,「佢開朗咗好多,知道自己有個新嘅心。」

捐贈器官大增

瑪麗小兒心臟科副顧問醫生倫建成說,小虹上月接受手術前心臟功能只有常人的一成多,隨時猝死,現時康復進度良好,「希望9月返學,過番一個正常小朋友嘅生活。」
瑪麗醫院外科部門主管范上達表示,本年初至今有26宗屍肝捐贈,幾乎平了去年全年29宗的總數,這些病人大多50多歲,大部份捐出其他器官,合共捐出55個腎及6個心臟,受惠病人共87人,還未計眼角膜的數量,「多咗好多人捐,破晒歷年紀錄。」
不過,全港十多名需要移植心肺的病人則未必等得及。范上達解釋,捐贈者的年紀越大,能夠捐出心肺的機會越低,因此心肺主要來源為年輕死者,目前供應仍然嚴重不足。這些病人的生存期也較肝病及腎病患者短。他認為醫管局去年底大規模推廣器官捐贈,正逐漸提升市民死後捐贈器官的意欲。

小虹(中)換心後日漸康復,希望九月可以上學。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