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六四真相 身教哀悼活動 - 陳國權

言傳六四真相 身教哀悼活動 - 陳國權

陳國權 退休校長

每年六四將近,總有厚顏無恥的人裝聾扮啞,不敢面對歷史的鏡台,更有昧着良心的人顛倒黑白,企圖把天安門廣場和長安大街的血迹抹掉,粉刷裝飾一番,有意把六四這一段歷史埋在假話謊言堆之中。

協助年輕人認識真相

早前港大學生會會長對六四實情的無知評斷,日前名校中學生對六四過程的認識不足,以至於有人在傳媒論壇對六四慘劇恣意質疑等等,都叫我們心感不安。我們或者不能過份苛責那些對六四一知半解,以至錯誤理解的年輕人。事實上,他們在中學階段根本無法對六四較有系統的研習和較完整的認識。教育工作者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的專業責任,更感到責無旁貸,必須對學生言傳身教六四。
教育當局並沒有把六四這個課題正式納入中史科的課程綱要內,更談不上加以明確詮釋和指引,以至編印教科書的出版商不敢造次,採取執政當局的「官方版本」立場,以文過飾非的態度淡化甚或扭曲六四事實。舉例來說,教科書的「清場」和「平息風波」等選詞用語明顯是有所顧忌的筆觸;有人認為「屠城」是過份的字眼,但是可以肯定說,「血腥鎮壓」則是十分適切的描述。這樣在措詞上的剖析和深究實屬必要,為的就是不再讓那些胡說八道的人對下一代刻意抹黑六四,以及為當權者編造的歷史抹粉塗脂。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協助年輕人尋求和認識六四真相。

帶學生參加悼念集會

那麼,為人師表的到底該怎樣對學生負起言傳和身教的責任呢?「言傳」就是老老實實把六四的確實資料與學生分享,從而以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分析起因、過程和結局,更深入的解構有關影響,讓學生在充份的認識基礎上逐步加深了解,反覆思考,才能作出公正的判斷。「身教」就是將有關信念用行為反映,以及把原則用態度演繹。須知道知識層面的解說,以至理性和客觀的分析,都只是工具性的學習和運用,每一位盡責和認真的教師都能應付自如。可是,有關價值觀念對學生的感染和薰陶,就是要教師以身作則了。
對學生而言,六四是一個良心課題和良知考驗,身為教師的必須引導他們本着良心追求社會公義,和彰顯人性良知,在是非黑白的判別上堅定不移。如今正是教師們言傳和身教六四的關鍵時刻。筆者懇請全港中學教師善用不同機構製備的參考資料和視聽教材,在適當場合與學生分享,並且呼籲他們組織和引領學生參加五月三十一日的六四二十周年大遊行,以及六月四日晚上的燭光悼念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