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風景 - 李怡

人文風景 - 李怡

去年台灣開放大陸旅遊團時,有一位台灣朋友對旅遊開發不看好,他說台灣的景點與大陸相比差太多了,旅遊設施、配套、專業水準又比不上香港,購物也沒有優勢。他說得對,只是他忽略了台灣一個重要的吸引華人旅客的賣點,就是台灣的人文風景。
人文風景,很難形容是什麼東西。你去買幾盒太陽餅、鳳梨酥、茶葉,店家會很熱心為你介紹,有時還會送你一盒小的。不要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店家可是誠意的,他是高興你欣賞他的產品。在外國,絕不會有這種遭遇。你幫襯這家店幾次,然後問他可不可以打九折,在外國他會回問你:「為什麼?我們又不是大減價?」在香港,售貨員大都很專業,態度是周到,但缺少熱誠。台灣則無論到餐館,到特產店,都會有點人情味。專業與人情味相比,我寧可選擇專業,但絕大多數的華人,都喜歡專業之外加點人情。
去台灣的大陸遊客越來越多了,若不是旅行團在壟斷經營下團費較貴,相信去的人更多。據報導,香港人出外旅行,台灣也是首選之地,只不過,香港人多數不參加旅行團,而特愛去台灣自由行。
台灣的書店也是一景。也許沒有深圳書城的規模那麼大,人那麼擠,但店內遍設座位,讓讀者坐着看書。香港與大陸的書店,讀者都坐在地上。
人文風景,也可以說是民情。台灣在政治上藍綠對立,電視台的政治口水節目甚多,但社會上人與人的關係是親切、溫暖的,行人走在馬路上,也都不徐不疾。我喜歡那裏的民情,儘管我現在一年只去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