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多年來,沙田城門河,有苦有樂。河本身由80年代的臭,河內有死豬死雞,到現在有魚、有珊瑚。河上的划艇隊,由80年代從零開始,冇人、冇艇,到現在隊員近百,獎牌更是攞到手軟。總教練白勵(ChrisPerry),86年從英國來港至今,並說城門河的臭和划艇隊的成績,都超乎想像。記者:徐嘉華、陳子謙 攝影:陳亮華
人物:何劍暉:第一代師姐(46歲,87-96年香港划艇隊,93上海東亞運單人艇金牌,現任弱智人士體育協會執行總監)
李嘉文:第三代師妹(22歲,03年至今香港划艇隊,06多哈亞運單人艇銀牌,全職運動員)
白勵(ChrisPerry):總教練(48歲,86年起任香港划艇隊總教練,與何劍暉88年結婚)
《苦》條河有幾臭?有死屍?
何:何劍暉 李:李嘉文
何:划艇前,在83年已在城門河練獨木舟,河臭外,水還是油的,每划一槳都有水濺上身及臉,之後沿雙臂流下,好核突,每次都想立刻冲身。84年畫舫遷走,河內少了洗碗水,好了一點;後來87年改玩划艇那時期,當打大風時,大圍那邊會冲來好多死豬死雞,我們的槳篤過不少。
李:我01年開始玩划艇時不覺得河臭,只是近體院那邊河水較淺的地方,間中會有些臭味。最恐怖一次是今年初阿鋒(羅曉鋒,Carmen隊友兼男友)隻艇撞到一個老人的屍體;當時是早上6點多,天還未亮,是在石舫附近撞到。
城門河零風景
何:幾難頂,我試過一次過划20公里,近兩小時一個人在河上不斷划,周圍又冇風景,有時太悶就划慢點,或集中練些技術分散注意力。
李:最不好是河邊越來越多大廈,坐在艇內望過去好大迫逼感。我試過最長划25公里,大約130分鐘完成,解悶方法就是與艇上的計速器鬥快;累時也試過分心去想假期去那裏玩,令自己開心點。
日曬雨淋
何:我還好,自小已跟爸爸玩戶外活動,早有「黑妹」之名;到玩划艇時,我連防曬也沒做,是近年有人提醒我要小心紫外光傷皮膚,才開始用防曬。
李:可能練划艇時剛好是青春期(約15歲),皮膚一直不好,臉上總有暗瘡及油脂粒。如果不划艇,我想皮膚可能會好一點,現在惟有希望不要惡化,所以落水前一定塗防曬。
拿獎牌冇人識?
何:93年贏了香港首面東亞運金牌後,是我第一次及唯一一次感到有人識。那次我擊敗中日韓勁敵,回港後有點似珊珊(李麗珊)拿奧運金牌,好多記者來接機,電視、報紙大事報道,還有fans寫了鼓勵標語貼在我家門口。
李:我還是覺得這項目不是太多人認識,好似我06年拿到亞運銀牌後,走在街上還是冇人識;這不打緊,我最想是別人尊重划艇,現時還差好遠。其他隊好容易爭取贊助,我們隊卻像要低聲下氣去求人。
《樂》划艇認識另一半
何:Chris86年來港教艇,除找玩開划艇的選手入隊,也有物色其他項目選手;他在城門河見我玩獨木舟,問我有沒有興趣轉玩划艇。我見划艇賽距是2,000米,比只得500米的獨木舟更適合我,便一口答應。認識兩年後更與他結婚,一齊為香港划艇努力。
李:有些隊會不准運動員拍拖,還好Chris沒這想法,我與阿鋒(圖左)是從划艇認識,拍拖5年多,互相幫助好大;除有共同話題、目標去奮鬥,有時在練習或比賽遇挫折,都有人安慰。在城門河練累了,知道阿鋒亦在河上努力,就會精神一振。
攞到牌身價高
何:這一代確是幸福很多。我划了艇10年,每個月收的體院資助都是5,000元,無論我贏了東亞運第一金,還是亞運銀牌,都沒加過人工,直到我96年退休時,都是拿5,000元。我記得划艇頭1、2年,我們連自己的艇都沒有,都是划二手艇,有一年(約90年代初),我將一年拿的65,000元體院資助,用來買一隻德國名牌艇Empacher,我沒家庭負擔,父母都不用我養,所以那時錢少但開心。
李:03年轉全職時都是拿5,000元,直至06多哈亞運拿銀牌後,升到「精英甲」的資助,07-08年每月拿過21,000元,08/09年度更加到25,000,但今年或因成績不好而跌落「精英乙」,怕會入不敷支。
臭河要出奧運獎牌
由23年前從英國肯德郡來港的老外,到這些年來帶領港隊奪得無數獎牌,包括四年一度的亞運及東亞運的1金11銀11銅的白勵(Chris),期望未來在城門河上,可訓練出至少一個奧運獎牌艇手。
不過,這奧運獎牌誕生之前,Chris希望體院的「人工」分配要合理化,保住運動員的鬥心。他說:「體院現在的運動員資助(以成績分級每月支付,下稱人工)其實很合理,但『分餅』時欠彈性,以李嘉文為例,她奪06亞運第2名後,翌年的人工已跳升至『精英甲』級別,但她要保住這人工,必須要在北京奧運拿前8名,才兩年時間,要20出頭的她由亞運獎牌去到奧運獎牌,未免太苛求。」
「今個年度的人工還未定,但她好大機會要降級至『精英乙』,變相減了44%,對有家庭負擔的她打擊好大。」Chris認為在「精英」甲及乙間有個緩衝,不致令「降級」的選手突然大減薪,對選手的心理及訓練態度也有影響。
港隊訓練時間表
周一至五:6:00-8:30am 項目:練艇
周一至五:2:30-5:30pm 項目:練艇或陸上體能練習
周六:6:00-8:30am 項目:練艇
周日:休息
香港划艇隊歷年威水史
賽事:06多哈亞運會 獎牌數目:1銀
賽事:05澳門東亞運 獎牌數目:1銅
賽事:02釜山亞運會 獎牌數目:1銀2銅
賽事:01大阪東亞運 獎牌數目:3銀4銅
賽事:98曼谷亞運會 獎牌數目:2銀
賽事:97釜山東亞運 獎牌數目:3銀1銅
賽事:94廣島亞運會 獎牌數目:1銀2銅
賽事:93上海東亞運 獎牌數目:1金1銅
後記
靚,是兩代艇手對城門河的感覺。何劍暉(左)說:「記得那時每朝晨咁早落水,雖然水質差河又臭,但那段時間河面最寧靜,每划水一吓清脆得只聽到嗖一聲,像人艇合一在水上滑行。」
Carmen就鍾意城門河夜晚的感覺:「可能我們黃昏就練習完,晚上回望城門河,感覺好清閒、舒服。」
沙田友看城門河
對沙田居民來說,城門河已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不少故事亦沿城門河發生,有人沿河晨運,有人賣汽水、垂釣、踩單車、賽龍舟等更是指定節目,且看河畔居民如何看這地標。
梁伯(居住沙田20年)
「多年來習慣在城門河畔垂釣,現時更會將所釣的魚作餸菜。」
汽水婆婆(於河畔售賣汽水逾10年)
「以往每日都聞到河的臭味,不過附近有單車徑,所以仍選擇在此擺檔。」
呂錦志(香港龍舟代表)
「代表香港賽艇隊時,每次跌落河後都會立即跑去冲身,更會冲3次之多;對城門河愛多於恨,夜景更是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