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各方質疑在四川5.12地震中倒塌的學校為「豆腐渣工程」之際,內地一份學術論文報告指出,專家調查發現因受損嚴重無法修復的學校比例佔57%,是政府建築的4倍多。專家亦發現學校倒塌,與校舍設計及偷工減料等問題有關。
去年5.12地震後,清華大學組織專家到四川,並與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土木結構方面專家,先後分三批前往調查建築震害,並在最近公佈這份論文報告。地震中接受調查的54處政府建築中,有13%(7處)因受損嚴重無法修復;在44處學校建築中,則有57%(25處)無法再行修復,是政府建築的4倍多。
調查組成員之一、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馮鵬認為,學校大規模倒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室間隔大、牆少,抗震能力較差;二是和建設年代有關,1990年代初興建的希望小學按有關規範興建,倒塌情況不嚴重。一些不按規範或更早年代的學校,則毀壞嚴重。他稱,「考察中,確實發現了(學校)施工質量問題,如配料上的偷工減料,還有的不按抗震要求施工,操作上不合理,令震害雪上加霜。」
北京《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