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世界:奧巴馬採納布殊的國安政策 - 柯翰默

美國與世界:奧巴馬採納布殊的國安政策 - 柯翰默

柯翰默Charles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

如果邪惡以虛偽向良善致敬,那麼奧巴馬就是反覆以自己先前譴責的反恐措施,向布殊致敬。就職僅不到一百二十五天,奧巴馬已經大量採納他聲稱毫無法源依據的布殊計劃,只做出微幅調整。
政策反覆的最新一例是恢復軍事法庭。在去年競選時,奧巴馬一再譴責它們是「重大失敗」,並在宣誓就職後暫停它們的運作。現在軍事法庭卻起死回生。

關閉關灣監獄受挫

當然,奧巴馬口頭上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的實際作為,他慣用的三步伎倆:一、抨擊布殊政策;二、大張旗鼓推出裝飾性的改變;三、採納布殊政策。
裝飾性的改變,正如奧巴馬聲明「我們將給予被拘留者,在選擇律師方面更大的自由」。真可笑,高調自由派的律師事務所,現正搶破頭要在法庭上代表這些歹徒辯護。
至於威嚇偵訊下取得的證據不予採納呢?前檢察官麥卡錫表示,這不是甚麼新鮮事。根據現行法規,軍事法官有權力,也曾在布殊政府下行使這樣的權力,利用上述理由來撤銷基地分子穆罕默德卡坦尼的罪名。
至於關達那摩灣方面,則是奧巴馬的民主黨同僚,突然發現布殊抉擇的明智。參議院公開反抗奧巴馬對於關閉關灣的承諾,以九十對六票通過拒絕撥款,除非總統先說明他將把嫌犯送往那裏。實際上,主導民主黨國防政策的參議員韋伯,希望暫時擱置關閉關灣的決策。就在周二,民主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瑞德說,關灣囚犯不能踏上美國本土,就連關在美國監獄也不行。
這樣他們能待的地方不太多,他們的祖國不會接收;歐洲想都別想;聖赫勒拿島有待整修;厄爾巴島在流放拿破崙時表現就不佳;魔鬼島現在則成了觀光勝地。關灣看來又成了不錯的選擇。
各黨各派的觀察家,都因為民主黨新政府採納布殊國安政策的程度之廣,備感震驚。《國家評論》的漢森列出部份清單:「愛國者法案、竊聽、電郵攔截、軍事法庭、『掠奪者』無人偵察機攻擊、伊拉克(如減緩撤軍)、阿富汗(增兵),現在又是關灣監獄。」

國家利益超越政治

我們面臨的問題顯而易見,這是一種無法否認、不可抵抗的國家利益,最後會超越廉價的政治,不言自明。九一一事件後現實世界的急迫及需求,並無太多可接受的選擇,與反對派政客的幻想世界正好相反。
這些選擇包括:恢復歷史上曾由華盛頓、傑克遜、史考特、林肯、麥克阿瑟以及羅斯福行使的軍事法庭傳統。針對恐怖分子的安置,成立易於進出、安全、位居海外且極具象徵性的關灣監獄是極佳的選擇(文明世界之外的流亡島嶼傳統,令人肅然起敬),布殊政府很快就發現,在一場可能永無止盡的戰爭之中,部份恐怖分子必須在未審判前就被拘留。
民主的真諦在於政權輪替,迫使反對黨接掌政權時能明白事理。當這些新人透過大眾意志掌權,隨後採取前人的政策,就會形成一種全國共識,建立一種新的正當性。
這都在我們眼前發生,布殊的反恐戰爭政策毋須留待歷史學家替其辯護。奧巴馬每天都在這麼做,他的否認一文不值,看看他現在做了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