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老年黃斑病變是常見的致盲眼疾之一,但香港大學一項調查發現中年人普遍對此眼疾認識不足,更不知道一旦罹患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是可以在短短三個月內喪失中央視力。調查顯示每5名受訪的40歲以上受訪者中,只有1人會定期驗眼,有眼科醫生警告,延誤治療老年黃斑病變會令視力逐漸退化至完全失明,令患者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548名40歲以上人士,了解他們對老年黃斑病變的認識,結果顯示約四成人從未聽過此病;約兩成受訪者不知老年黃斑病變可致盲,普遍人不認識此病的治療方法,或此病分成乾性及濕性兩種,也不清楚後者可令病人迅速失去大部份視力,只有約兩成人因人到中年而定期接受視力檢查。
濕性情況更差
香港眼科醫學院應屆會董阮燕芬指出,老年黃斑病變是一種視網膜退化疾病,可引致中央視力逐步受損,患者多是50歲或以上人士,年齡越大患病風險越高;延誤治療會令視力嚴重退化,影響日常生活,例如無法閱讀、煮食及看電視等,出街時也會因看不清交通狀況或路上障礙物易生危險。
本港估計有11,400名老年黃斑病變患者,香港眼科學會會長郭坤豪表示,濕性老年黃斑病變一般情況較嚴重,也難於治療,病因是眼球內的血管異常增生,導致黃斑區的血管滲血,令中央視力變得模糊、褪色、影像變形及扭曲,此病惡化速度快,一旦出現疤痕,視力就會永久受損,及早接受治療才可減低視力受損。乾性黃斑病變同樣會出現眼球血管增生,但視力衰退速度較慢。
今年70歲的陳伯,今年初證實左眼患上老年黃斑病變,視力開始衰退,近日接受兩次眼球注射治療後,病情有明顯改善,稍後會接受第三次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