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界促增出口信貸擔保

工商界促增出口信貸擔保

【本報訊】香港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下跌7.8%,經濟表現遜市場預期;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短期內將再推紓解民困措施。工商界建議,政府應加大對企業的出口信貸擔保,增撥資源在內地推廣香港作為旅遊之都,以及放寬一些政府收費項目。
本港外貿受金融海嘯打擊,今年首季跌幅逾20%,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陳鎮仁指,雖然第2季出口略有改善,但銀行對中小企的借貸仍然審慎;他希望,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可提高對本港出口商的擔保額,政府願意承擔較大風險,讓企業能更安心拓展海外貿易業務。

盼放寬部份收費項目

此外,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建議,政府可向旅遊發展局增撥資源,讓該局在內地加大對香港作為旅遊城市的市場推廣力度,吸引更多內地旅客訪港。她指出,內地旅客是本港主要消費動力之一,現卻面對兩大挑戰,包括新開發的台灣市場,以及內地刺激經濟措施下的消費旅遊市場,均分薄訪港的內地客源。
麥瑞琼希望政府能協助減輕企業營運成本,如放寬向飲食業收取排污水費兩至三季,並效法新加坡政府,為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向員工支薪以解燃眉之急,保住就業。
摩根大通的報告預期,新紓緩措施將包括公共屋邨減租、豁免差餉及協助創造就業。瑞信報告估計,政府將向公眾提供更多稅務優惠及社會補助,包括公屋租金減免、私人樓宇差餉減免、交通津貼、學校課本津貼,及提高失業援助金等,涉及金額料會高於市場傳聞的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