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明買明賣、殘酷現實的城市。也因為如此,每到6月,香港總顯得份外可愛。因為6月有唯一可在中國國土上舉行的六四晚會──出席群眾數以萬計,他們出席也不為甚麼。說「不為甚麼」,是因為大家雖然呼喊着「平反六四」口號,但沒有人會認為集會能促進民主自由,更不敢說這輩子能待到平反的一天。
音樂是六四晚會的重要部份,人們唱着《祭好漢》、《自由花》,就更顯可愛,因為畢竟這些歌都過時了。20年過去了,我們發現,能再唱20年的六四歌曲,還有很多。
記者:何兆彬
攝影:梁細權、王文忠
"願你熟睡願你熟睡
但你是否不再醒了
你的眼裏你的眼裏
難道明天不想看破曉
為了在暴雨中找到真諦
犧牲的竟要徹底"
盧冠廷《漆黑將不再面對》
用歌曲療傷
每次唱着《自由花》、《祭好漢》我都心不在焉。這個晚會,多年來是如此的一成不變(變過,但效果更差),台上講者的演說永遠沉悶,而合唱的歌曲又是如此過時──都2009年了,我們還相信「無論雨怎打,自由還是會開花」嗎?
89-90年間出現的六四流行曲,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一個奇特現象,也是近乎失落的一塊次文化地圖。據研究,當年出現的六四歌曲數量過百,以六四為主題的大碟,也有三數張。當中較出色的作品,因為寫法較抽象隱晦,意帶反思,往往文學性更強,出色的歌曲流傳更久更廣,但後人往往遺忘了創作者的原意。
撰文分析六四流行曲的第一人,是樂評人黃志華,據他憶述,當年因為認識離開《文匯報》,創立《當代》雜誌的編輯,文章因應雜誌風格而寫;約10年後,作家/文化研究學者潘國靈根據黃的資料,再加以研究,寫成了《歷史的傷痕:香港六四流行歌曲回顧》一文(收錄在《城市學2》一書內)。
回看當年出現百多首六四歌曲,浪如潮湧,黃志華:「這是藉創作來宣洩情緒。當年香港人受了太大衝擊,這其實是一種療傷方法。」潘國靈:「音樂在六四相關事件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集會內,音樂的功能很重要,可以激發起大家情緒。當年幸好還是港英殖民地,沒有今天的自我審查,創作出這一批歌。而香港主流社會支持學生,因此這些歌曲一定有受眾,但畢竟流行音樂的產品周期太短,因此整個浪潮只維持了約一年。這些唱片,在推出後不到10年,已近絕迹市場。近日要拜互聯網所賜、討論區的網民提起,才再浮上面來。」
驚天動地
驚天動地的時代,總出現驚天動地的音樂。
關於香港流行音樂,當年出現如此創作大膽的歌曲,今昔相比,創作人是否倒退了?樂壇是否多了自我審查?兩人意見不大相同。黃志華:「其實八十年代到如今,情歌都佔去了99%,只有1%的人在創作非情歌,但大家都唔會當這1%的人存在。直至今天,這1%的人還是存在的,例如謝安琪就是個非情歌歌手。」他說:「當年香港藝人已開始有大陸市場,譚詠麟唱得較隱晦,內地人未必醒水聽得明白。」
相比下,潘國靈對現世批判得較為嚴厲:「與當年相比,今天創作上明顯是多了自我審查。而且當年樂隊創作了很多社會性的歌曲,你會發現今天BandSound消失了。香港也沒有西方以音樂作抗爭的傳統。當年,把關人如DJ、媒界、音樂雜誌都支持創作,但現在香港唯一一本音樂雜誌都消失了。音樂圈也由創作人文化,變成了經理人文化──藝人的收入根本不再靠賣音樂,而是由經理人安排另一些工作。創作上,令天的非情歌例如寫環保、寫保育,也變得好Safe,從來不會像當天一樣Controversial(富爭議性)。」
如此看來,89-90年出現的這一批歌曲就更顯珍貴了。六四在沒有平反之前,譚詠麟也許不再想提起自己唱過《你知我知》,但對於香港人來說,我們擁有過這樣的一首歌,我們感到驕傲,不會忘記。
5張重要六四大碟
達明一派《神經》1990(復黑王$49)
達明的這一張,是市面唯一還有售的六四概念大碟。
潘國靈:「當年部份歌曲是直寫六四,會用到槍、坦克等字眼。這張碟因為寫得較抽象隱晦,反而更耐聽,流傳更久。但很多人可能已忘記了當中意思。」黃志華:「這唱片寫得較含蓄,也因為在事件後半年才出版,當中有更多的反思。例如《十個救火的少年》,就寫到民運人士的潰散。」
雖然是1990年的作品,19年後的今天翻聽,依然嚇得我幾乎跌在地上!聽《神經》,可窺見香港流行樂壇曾經是如斯的創意旺盛,筆觸大膽,當中《天問》、《十個救火的少年》都是流行榜熱選。香港主流樂壇,對社會是曾經如此關心過、貼近過。
《天問》以托古形式,以天喻高高在上的政權,大呼:「天不容問!」;《十個救火的少年》是更深入的反思,對學運領袖、轉軚人士的諷刺;《愛彌留》是悼念犧牲者的另類安魂曲。專輯內,甚至有瘋狂得緊要的《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歌曲開始出現一把怪聲,大叫:「鄧小平!」全曲竟是由劉以達主唱。《講嘢》中唱到「當初分開終得見你/你要再續未了緣/當初將今生依靠你/你要扮成是我至尊……求日後互相信任/求萬事盡是免過問/誰料現在欺人太甚」,擺明是寫回歸前遇上六四,是多麼不可靠不快樂。這唱片,在今天這個保守社會聽來,更是另有一種滋味在心頭。
盧冠廷《1989》(絕版)
潘國靈:「這是另一張優秀的六四概念大碟,全碟都圍繞悲傷的氣氛。歌曲包括《當年勇》、《血色黎明》等都明顯是寫及六四,其中以《漆黑將不再面對》最廣為人知,詞寫得十分好,當他唱到『願你熟睡/願你熟睡/但你是否不再醒了』,這種仿似聞一多悼念女兒《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的手法,使它聽來仿似一首輓歌。」此專輯出版於1989年,市面還可以找到二手黑膠。值得一提,是很多大陸網站提供此專輯免費下載,你猜猜,他們知不知道當中內容?
夏韶聲《你喚醒我的靈魂》1989(絕版)
主題曲《你喚醒我的靈魂》中「我從前根本懶想/從沒關心故鄉/唯求偷生與安詳/你明知可重傷/仍胸襟對槍/寧死都要堅強/只為民主飄揚」是港人寫照。潘國靈:「專輯中更著名的作品是《媽媽我沒有做錯》,我曾寫過,六四歌曲中不少用了母親的形象來寫。當年廣場上有著名的口號:『媽媽,我餓了但我吃不下。』後來又有天安門母親,母親的角色很重要。此曲抒懷得來有其激昂之處。」其實,封面上夏韶聲被困於一堵紅牆,就是一個明顯的符號了。
譚詠麟《忘情都市》1990(絕版)
《忘情都市》並不是整張大碟都以六四為主題,但由於由譚詠麟主唱,傳播甚廣。潘國靈:「當年由一線歌手譚詠麟唱的《你知我知》,街知巷聞,我記得MV中三個黑衣人不斷追捕年輕人,印象深刻,意象明顯,至今難忘。」據潘考究,大碟內共三首歌曲寫到六四,另外兩首為《爭氣》(兩眼看到的/我怎麼可說看不到/兩耳聽到的/我怎麼可說沒聽到),及《我心如雷》(識穿你的謊話/等於摧毀心中信念/以往我珍惜的/現在是統統都不對),今天聽來都並不過時。
黃霑《香港'Xmas》1989(絕版)
潘國靈:「很特別的一張六四大碟,於八九年聖誕推出。全碟寄調耳熟能詳的聖誕歌曲,以詼諧幽默的手法,寫《慈祥鵬過聖誕》、《皆因一經過六四》。」講罕有,此作可能是這幾張之最,潘國靈本擁有一盒卡式帶,卻遺失了,之後幾年在市面上遍尋不獲。2000年他在一個場合碰上黃霑,向對方提起時,黃霑告訴他會着EMI找找,幾個月後,潘果然收到了。
你未必知道的六四歌曲
20年不短,不少人已忘了這些歌曲的歷史意義。感謝互聯網,今天可輕易上網翻聽,在YouTube細細研究作者用意回味,從此創作者原意,你知我知。不愛到維園出席六四晚會的,不妨到網上悼念。
六四20周年歌曲鬧孖胎
當年,六四歌曲港台都有出品,又以香港創作得最多最好。今天20周年,紀念主題曲鬧雙胞胎,支聯會推出《二十年》,同時也出現了國語版二十周年歌曲《一起去》。論質素,國語版稍勝一籌。
支聯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f-moX_3MSs
內地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5rYsTjmzK0
譚詠麟《你知我知》
「若是問我可否把所想的封鎖/就像問我絲巾可否包一堆火」,林振強的詞,側寫、控訴中共政權之偷天換日,無法無天,令人感嘆。歷史不能改寫:這是90年唱至街知巷聞的金曲,是由一線歌手唱出的政治控訴。臨近六四,YouTube上的原裝《你知我知》MV近日被刪了,原因不明,聽住演唱會版本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jnTPA34C_k
張學友《人間道》
「妖與魔都說自己好」,電影《倩女幽魂2人間道》(1990)寫的是妖魔人神大戰,但主題曲《人間道》隱含黃霑的六四情結,留意歌詞唱到:「青山處處是雨急風高/故園路竟是走不盡長路/大地舊日江山怎麼會變成血海滔滔/故園路怎麼儘是不歸路」這歌要待多年後,黃霑才透露創作原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Wq04O4BnR0
盧冠廷《漆黑將不再面對》
個人認為是六四歌曲之中,最歷久常新,最出色的一首。網上有眾多版本,此為Live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ZnUJO3U7vw
Beyond《歲月無聲》
樂隊有兩曲寫及六四,包括《長城》(「圍着事實的真相」)。至於《歲月無聲》,據黃貫中及劉卓輝的憶述,「淚眼已吹乾/無力再回望……沙不怕風吹/在某天定再凝聚……可否不要往後再倒退」,寫的也是六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EzSVkhjSc
夏昭聲《媽媽我沒有做錯》
《你喚醒我的靈魂》中最著名一曲,「媽媽讓我聽聽你的心裏話/多少噩夢你不想/你不敢去怒罵媽媽若我遠去你將我忘記吧」,寫的已是準備從容就義的心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4pm3YxL61w
崔健《最後一槍》
原作於88年。據傳崔健在90年巡迴時,唱了此曲,並說「希望去年聽到的槍聲,是最後一槍」,從此這曲在內地被禁,並與六四拉上了關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gCBkLkyBS8
張雨生《沒有煙抽的日子》
「沒有煙抽的日子/沒有煙抽的日子/我總不在你身旁」王丹在六四後被抓,在獄中寫了《沒有煙抽的日子》這新詩,後來台灣音樂人張雨生把它譜上了曲。此曲版本甚多,演唱者包括張雨生、張惠妹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8v6njZ8M5s
王菲、黃貫中《未平復的心》
王菲迷都未必知道的一首六四歌曲。陳少琪的詞:「城內似暫停/當初的指證/人們像再度平靜」,當年合唱的兩人,一個是黃貫中,另一個人叫王靖雯,當年還沒有叫王菲,還沒有定居北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RQoQ1SjV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