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講法,形容經歷過六四相對後生族而言是老餅的那些人,把六四經歷當成私產,不容別人另議。也就是說,這些人長吃六四老本,靠六四撈油水,將沒經歷過而另有講法的後生(以陳一諤為典型)煮死、釘蓋、掃地出門。
六四絕對不可能私有化,政客確實有玩弄歷史的條件,但六四二十年,香港市民除非有SM癖,否則不可能長期被玩將近四分一世紀而仍舊懵閉閉。經歷過六四確實是老餅,老雖老,未至懵懂,立心用六四呃飯食,早就餓死,等不到曾蔭權做他的代言人的今天。六四不是滙控股票,就算個人叻到識飛,撈到的油水,唔夠買兩手歷史低價每股33元的五號仔。冇乜好撈,反而是因六四流亡海外的那些人。人說李祿撈到金融風生水起,王丹有哈佛銜頭,柴玲也是商界強人。這些都是事實,其他人呢,不見得妥當。黃雀行動主事者受訪時不無感慨,當年經他安排營救出國的人,今天在國外生活得不太好。
揶揄別人吃六四老本,容乜易,但怎麼吃法,叫你試吓鯁啦笨。吃老本唔飽肚,還令人悶滯。想到二十年前學生絕食時說「媽媽我餓,但吃不下。」被迫食六四老本死貓的老餅,正氣丹田,深信天地雖不仁,死貓是無可能再多吃一個二十年的(喔喲南京大屠殺耗了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