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真相被掩蓋 是非被誤導 - 李平

蘋論:真相被掩蓋 是非被誤導 - 李平

先有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陳一諤為中共鎮壓六四辯護,再有皇仁書院學生指當年是北京學生先襲擊軍人、軍人只是對住人民紀念碑頂開槍,昨日又有人在城市論壇稱,當年北京學運原本是民主運動,但由香港人支持開始變質。近期香港有關六四的謬論之多,令人驚訝、震驚之餘,更痛感中共20年來封鎖和掩蓋真相、有選擇地發放資訊,正起到洗去一些人的記憶、扭曲一些人的觀感、誤導一些人的是非判斷的作用。
六四事件20周年之際,香港對事件是非的爭辯同往年相比大為增加,而且出來表達不同意見的學生、青年似乎驟然增多,他們有的在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時尚年幼或未出生,未曾經歷或感受當年百萬港人遊行聲援北京學生的激情,未曾經歷或感受六四屠城的憤怒和悲哀,只是從媒體或網絡的部份記載,了解六四事件的部份過程,並由此得出與多數香港人不同的結論。
支持或同情中共當局有關六四結論的學生、青年,有不少人與陳一諤、皇仁書院學生李文棋一樣,認為當年民運是受到外國勢力的影響,也有些人與特首曾蔭權一樣,試圖以中國近20年經濟建設的成就來掩飾當年的血腥,但與香港青年發展網絡召集人呂智偉一樣,認為八九學運因港人捐款而變質的,恐怕少之又少。
不錯,香港有言論的自由,也有自我認定是非的自由,青年、學生可以發表自己對六四的看法,曾蔭權可以發表自己對六四的看法。但是,對歷史事件的評論,必須基於事實、基於真相,任何脫離事實、歪曲事實的評論,是自欺欺人,也是荒謬的。
中共當局迄今在內地傳媒與網站封鎖所有關於六四的資訊,不准提及、不准討論,這是為甚麼?如果當局認為當年鎮壓學生是合理的,如果當局認為港人的支援令學運變質,又怎會不公開有關資訊,又怎會不讓民眾去討論,又怎會如此心虛地避之猶恐不及?包括前總理朱鎔基在內的中共領導人一再強調,全黨全國人民對六四有了一致的結論,一如曾蔭權自稱代表整體香港人的意見,但是,為甚麼20年來,無論體制內、體制外,都有人不斷要求為六四事件平反、為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平反?
20年時間,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但在中共當局精心掩蓋下,六四事件已被一些人遺忘,一些細節已被顛倒前後過程、顛倒因果,一些真相正在被扭曲,並且成為新一代的記憶。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沒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內地,也發生在香港,只因為香港的教科書、通識教育選擇了淡化或迴避這段歷史,讓中共當局選擇性對外發佈的資訊成為廣為流傳的「真相」,加上一些人士的刻意誤導,進而影響新一代、下一代的是非判斷。
六四事件20周年之際出現的有關爭議,更凸現保留和公開歷史事實、揭開歷史真相之必要性及逼切性。今年有趙紫陽錄音回憶錄《改革歷程》、有當年擔任新華社國內新聞部主任的張萬舒所著《歷史的大爆炸──「六四」事件全景實錄》、有六四參與者吳仁華所著《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等新書問世,慶幸之餘,在搜集、展示更多史實方面,在還原歷史真相方面,香港是不是應該有更多作為呢?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