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確保內地經濟維持高增長,去年底中央促使銀行「放水」,令首4個月新增貸款急升,人民銀行亦保持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環境。不過,中國銀行(3988)董事長肖鋼接受《財經》雜誌訪問時卻表示,儘管人行將繼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承諾口頭上沒有變,但實際已經在收縮。 記者:李培瑛
肖鋼舉例指,人行4月份透過發行票據,收回一定的流動性。據人行數據,4月份央行五度發行票據,涉資最高3750億元(人民幣.下同),相比3月份票據發行額最高2700億元,增加39%。他續稱,如考慮到通縮情況,目前利率仍處於較高水平,但央行並沒有調整迹象,上述因素均說明,央行大政策方針雖沒變,但實際上的確朝着更審慎方向操作。
維持貸款平穩增長
較早前,審計署發表報告,踢爆銀行存貸規模是虛增,肖鋼亦承認,逾5萬億元新增貸款並未全部進入實體經濟。對於銀行與企業憑藉歷史經驗,本能地通過預留規模應對調控的做法,他亦認為有其存在必然因素。他表示,如調控得當,未來信貸將平穩增長,但這特殊背景下的信貸發放金額和經濟刺激計劃,絕非常態,料明年貸款投放應有所回落。
由於未來政策走向很大程度仍着眼銀行和企業的行為,肖鋼表示,客觀政策的調整「不僅要考慮經濟運行狀況及趨勢,還必須適時管理社會心理預期」。他認為「比較好的情況是維持銀行貸款平穩增長,盡量避免導致貸款大起大落」。
銀監嚴控貸款流向
今年首4個月內地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5.17萬億元,同比增加3.37萬億元,由於貸款急速增長,市場關注銀行的不良貸款呈現惡化迹象,同時監管機構亦限制資金流向。
銀監會早前公佈《固定資產貸款管理辦法》,走出「精細化」管理第一步,要求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貸款,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最低項目資本金要求,堅持獨立審貸,加上即將推行「受益人支付原則」,銀行直接將貸款資金劃入最終收款人賬戶,信貸資金流向受到嚴格控制,避免信貸資金流入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