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醬
自由撰稿人
那不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但那是絕不能忘掉的傷痛。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那一天,我還不滿十歲。政治和時事對於那時候的我,遙不可及。報章上大字標題的當代大事,坦克車輾過了誰,我不知道。校長在早會上語調沉重的發言,老師或兩眼通紅,或低頭飲泣,無知的我如何能理解這麼多。我只掛心體育課能否和同學們一起踢球。
讀書仍然沒有讓我意識到時事為我們帶來的種種傷痛。波斯灣戰爭、蘇聯解體、車臣戰爭、盧旺達種族清洗大屠殺、香港回歸、釣魚台事件、科索沃戰爭……只是過眼雲煙的一堆名詞。二○○一年,美國九一一事件,民航機撞向世界貿易中心,電視在傳播,大樓頹然瓦解的一刻,我只作了一聲訝異的長「嘩」。
轉眼就是二十周年,投身社會讓我對社會時事有惕然覺醒的轉變。對,二十年前的事已經很遙遠,或許我都記不清楚,但當我再次回想這一件事件,那不再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名詞,當中包含着巨大的傷痛。我為當年的無知而難過。
二十年來,在這個社會的謊言和掩蓋裏,還剩下多少真相,讓我們這一代去認識?事件越久遠,事情越淡化。悼念的人越來越少,混淆視聽的人卻越來越多。一些人在事件發生前夕,質疑事件是否該用「屠城」這個字眼討論,將人命傷亡說成只是「有啲問題」的理性討論。
在迷惑和質疑當中,當我們不懂得分辨真相之時,只要看一看誰在刻意隱瞞,就知道誰在撒謊。西藏事件如是,六四事件亦如是。
不要因為不清楚事件的真相而害怕被質疑,這個世界充滿偽學術,利用一堆故作高深的名詞讓人聽不明白,企圖擾亂視聽。例如吃,總會有人質疑你對於食的認知和水準,對於好味的定義,但味覺從來不是學回來的。對於六四事件的認識,也不需要這些故弄玄虛的所謂學術認識,更不用修讀過當代中國歷史、政治學等等,才可以說一句贊成或反對。
忠於自己的感覺和認知行事,人生才無愧於天地,無悔於良心。那天,他們用性命來換取自由。今天,你會否仍然無動於衷?假如那天坦克車輾過學生的一幕,讓你覺得有種沉重而悲痛的哀慟,請用行動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