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榮休,金管局總裁之職,責任重大,手上管理的資產超過萬億港元,環顧全香港,的確沒有多少人有資格當接班人,外滙基金條例5A(1)賦予財政司司長任命金管局總裁的權力,實際上財政司是應該在宣佈任志剛榮休的同時,宣佈接任人是誰,沒有甚麼好避忌的,可是財政司卻故扮神秘,還搞個甚麼三人團來推薦人選,有人還說此職位該全球招聘,更是荒唐。
1998年任志剛與曾蔭權、許仕仁奉命打大鱷,遭到當時的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大力批評,認為是嚴重干預市場,現在格林斯潘在任總榮休消息公佈後公開讚賞任總,還說當年打大鱷是正確的。
現在,干預市場成了全球政府的潮流,前一陣子,美國奧巴馬總統說要控制向美國政府借錢的金融機構的高層的薪水,大行的總裁當然很不高興,於是紛紛趁股市好轉狠狠地炒一炒,賺一筆錢,然後再趁熱宣佈集資計劃,在市場集資,希望能盡快還錢給美國政府,免得被迫減薪水。
實際上,美國各大金融機構已經發展到「冇王管」的處境,這些大行全是上市公司,股權卻極度分散,沒有大股東,沒有大股東的董事由誰委任?就是舊的董事退休自己提名接班人,這些人自己為自己加薪水,加花紅,當打工皇帝。
早已不是客觀分析者
前一陣子虎落平陽,在面臨破產之際不得不向美國政府伸手,現在趁股價回升,人人都希望恢復自由加薪加花紅的日子,快快還錢給美國政府,將來再大炒特炒,多分花紅。也因此,你就不必奇怪為甚麼數個月前努力唱淡股市的大行,如今紛紛大轉彎,努力唱好股市,而且唱好的理由更是令人啼笑皆非。正如上星期五,大摩唱好新鴻基地產(016)的理由是:地產股的股價與淨資產值的折讓幅度已經收窄,所以調高地產股的評級,特別看好新地。
真是笑死人,一向以來,我們只知道價值投資者買地產股的時機就是當股價與資產值出現大折讓時。2003年我推薦新世界發展(017),去年底推薦富力地產(2777),都是因為這兩隻股當時的股價與資產值出現大折讓,現在大摩說,折讓率縮小才是好事?莫名其妙。
現在,人人都知道這些大行早已不是甚麼客觀的分析者,而是市場參與者,自己狂炒一份,因此,大行的話就更應該聽。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