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攻防戰網主:有責任薪火相傳 製短片免青少年被赤化

網絡攻防戰
網主:有責任薪火相傳 製短片免青少年被赤化

六四20周年的網絡攻防戰早已爆發。這邊廂,有人「赤化」討論區、在YouTube散佈官方喉舌報道,「力證」六四是暴亂,虛擬世界充斥大量抹黑六四死難者的冷血言論。那邊廂,RebuildHK網主Freeman嘔心瀝血,製作一套六四短片,希望讓89後出生的新生代,先了解清楚才去「批判」民運是否要落得如此結局。

用了三個月重組經過

數月前開始,有網民不斷張貼「拆破六四騙局」等帖子,攻擊見證屠城的港人前言不對後語、張貼解放軍屍體的相片,指六四是暴亂;又引用紀錄片《天安門》片段,攻擊前學運領袖柴玲。在網站YouTube,有網民自製短片質疑學生非手無寸鐵,被網友狠批「擴大小錯,淡化大錯,顯得更愚昧」。
記者在YouTube輸入「六四」兩字,結果顯示紀錄片《天安門》瀏覽人數最多,高達65萬人;但一套據稱是解放軍政治部拍攝,標題為「換過角度看六四」的喉舌片段,有近30萬人瀏覽。
「討論區赤化,一早出現。」Freeman認為,新生代不明白事件經過,今天40歲以上的香港人,有責任薪火相傳。40出頭的他身體力行,花了3個月時間,搜羅大量片段,重組民運經過。短片將民運劃分成悼胡(4月15至25日)、學潮(4月26至5月11日)、絕食(5月12至19日)、戒嚴(5月20至6月2日)、屠城(6月3日至4日)五段、每段約3分鐘,由毛孟靜和流亡民運人士張健分別配上廣東話、普通話旁白。「希望未經歷過嘅人,睇咗之後會有當年嘅感覺!」89年,毛孟靜是法新社駐京記者,六四前後均在北京,至今仍難忘掉那陣濃烈的火藥味,瀰漫整條長安大街,幾天不散。
Freeman製作的政治短片在03年7.1後大熱,對他影響最深的,原來是89六四。他有一位好友當年在北京營商,整個5、6月住在建國飯店,回港後斷斷續續告訴他許多鮮為人知的民運故事。「當時唔少香港人喺北京,內地人好照顧香港人,走又叫你走先,教你點兜路避開公安,有危險就走係你前面同你擋……」

見證民運戀曲與悲劇

6月5日,他的老友滯留北京,飯店的女接待員替他安排的士,穿梭京城接走其他港人。「幾年後,我老友搵返呢個女仔,結咗婚,後來個女仔嚟咗香港,適應唔到,97年勒死咗我老友,伴屍七日,報紙都有報。」亡友給Freeman見證了一段民運戀曲與悲劇。五年前,Freeman製作了一段梅艷芳主唱《血染的風采》六四MV,吸引到逾百萬人下載,「上次個MV係想感染經歷過嘅人,今次希望影響更多後生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