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熱錢暫停流入港股!追蹤逾2000億美元離岸亞洲基金的EPFRGlobal負責人透露,過去連續十個星期錄得資金流入的香港市場,上周終於出現輕微淨流出,不過金額不足1000萬美元(約7800萬港元)。專家相信,過去近三個月靠熱錢炒上的港股,雖然失去新動力,惟未見大規模撤資,預料大市本周仍是「有調整,無大跌」,16500將成為重要支持。 記者:黃武榮
根據EPFRGlobal資料顯示,上周港股基金錄得3月上旬以來首次淨流出,中國基金熱錢流入速度則放緩至少於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
英美今休市料失方向
美股上周五微跌14點,統計十隻藍籌美國預託證券(ADR)表現亦僅推低恒指14點。滙業財經研究部主管熊麗萍指,今日英美假期休市,港股失方向或牛皮悶戰,惟周中美國公佈消費信心、房屋銷售數據,投資者焦點將轉回基本因素,適逢周三為期指結算,屆時大市或顯著波動。
她估計恒指會於萬七點水平拉鋸,於16500與17600點之間上落,可候低吸納優質股。如美國數據理想,經濟周期性股份可望再掀炒作。
料於萬七點拉鋸
凱基證券亞洲營運總裁鄺民彬同意,資金停止流入卻未見大舉撤走,港股最大機會趨向牛皮偏軟,於萬七關上下數百點爭持,20天線16500點可視作重要關口,跌破可能性不高。
他提醒,近日發現多宗豬流感確診個案,或利淡大利氣氛,料交投進一步萎縮。
美元下跌,資金流入商品市場,業內估計金礦及石油股成逆市奇葩。另外,航運股回氣後可再上,關鍵是反映乾散貨運費的波羅的海指數,上周五進賬2.9%,連升第16日,創去年10月以來逾半年新高。
運載鐵礦石的海岬型船指數更單日飆近9%,一名歐資分析師認為,現時為鐵礦石談判期,運費例必會被推高,以提高鐵礦石現貨價格,為合約價鋪路,惟當談判完成後,航運股短期升勢或會告終。
散戶入市意欲低
恒指上周初裂口衝破250天線,惜企於線上僅3日,周五已得而復失,險守17000關。散戶對後市信心略減,蘋果散戶調查顯示,看好後市散戶指標上周錄得0.46,較前周的1.82為低;有意入市者比例由前周的6.56%大減至1.8%;有貨在手散戶比例由47.41%微增至49.55%。
蘋果散戶調查
4月24日
持貨比率(1):48.73% 蘋果散戶指數(2):-9.74 短期入市比率(3):6.17%
5月01日
持貨比率(1):51.69% 蘋果散戶指數(2):-5.43 短期入市比率(3):2.33%
5月08日
持貨比率(1):52.33% 蘋果散戶指數(2):4.44 短期入市比率(3):4.88%
5月15日
持貨比率(1):47.41% 蘋果散戶指數(2):1.82 短期入市比率(3):6.56%
5月22日
持貨比率(1):49.55% 蘋果散戶指數(2):0.46 短期入市比率(3):1.80%
過去52周平均值
持貨比率(1):51.49% 蘋果散戶指數(2):-4.07 短期入市比率(3):5.93%
過去613次調查平均值
持貨比率(1):39.52% 蘋果散戶指數(2):6.16 短期入市比率(3):6.23%
(1)表示手上持有股票之被訪者比例
(2)數值由-50(極度悲觀)至+50(極度樂觀)
(3)反映現時沒有持貨投資者短期入市意欲
特稿
長揸股票不合時宜
環球股市今年表現猶如過山車,在3月直插谷底後隨即在4、5月抽身反彈,專家認為,過往備受推崇的「買入並長期持有」的投資策略已不合時宜,投資者應將策略轉為短炒或「即日鮮」。
須不斷檢討投資組合
顧問公司GlobalVision合夥人黑文斯認為,長揸及被動式投資策略在80及90年代的確奏效,惟在現時市況下應採用更主動的短炒及「即日鮮」買賣模式。有基金經理指,除了短炒,投資者亦要不斷審視投資組合,若債券提供更理想回報,便要立即將資金轉至債市。
專家相信,無人擁有預測後市的水晶球,即使是散戶或基金經理,買貨後仍要緊盯股價,獲利便要沽貨離場,以免錯失機會。
Sanders金融管理主席桑德斯以通用電氣(GE)為例,早前市場憂慮GE會被其金融服務子公司GECapital拖累,觸發GE由42.12美元高位跌至6.66美元,市值蒸發84%,惟在過去兩個月,其股價卻已翻一番至13.1美元。桑德斯認為,即使是投資信譽極佳的企業,投資者現時亦不宜長久地持有其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