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亞股調整風險上升 - 張敏華

投資名言:亞股調整風險上升 - 張敏華

反映巿場風險承受能力的標普500波幅指數(VIX),由去年11月處於80的高位,回落至近期接近30的水平,重返去年9月中金融海嘯前的水平,顯示巿場承受風險的意欲增加。雖然近兩周高風險資產如股市、高息債券及商品等升勢,開始變得不穩定,但仍維持着「大漲小回」的格局。可是,花旗分析員預期,隨着經濟數據漸趨反覆,以及各類資產估值急速膨脹,後市出現整固的風險會有所回升。

利率低企和巿場流動資金充裕,促使低成本資金追逐高回報的投資項目,過去10星期持續有新資金流入至亞洲區基金。年初至今亞洲(日本以外)股市累積上升三成,在最近短短三個月,巿賬率(P/B)由1倍升至1.7倍。由於短時間內錄得龐大升幅,促使部份股票基金減持現金,避免基金表現落後於指標,進一步加速亞洲股市升勢。
從估值角度,現時亞洲(日本以外)股市市賬率已升至1.7倍,貼近歷史平均水平1.8倍。自1975年至今,亞洲股市經歷盈利倒退期過後,需要平均2年時間,市賬率才可由谷底回升至1.7倍水平。但回看今次亞洲股市升勢,市賬率由2月底市賬率報1.2倍,升至現時1.7倍,只經歷10個星期(見表)。由此可見,是次亞洲股市升勢顯著地較過去為急。

現存三大風險因素

現時亞洲區股市的估值水平,反映投資者憧憬亞洲經濟及企業盈利或能於短期內重拾增長動力。可是,現時亞洲經濟仍受成熟市場需求疲弱所拖累,出口持續以雙位數字按年下跌。雖然近日數據反映各國經濟下滑幅度有所放緩,但仍未見有顯著增長動力。花旗分析員預期,現時巿場有三大風險因素,或會導致環球股巿出現20%至30%的調整。當中包括:
(1)經濟復蘇所需時間較投資者預期長;(2)中國經濟數據較預期差或貸款增長減慢;(3)美元轉強,促使資金流出亞洲。

若有整固兩個策略

花旗分析員認為,環球股市於今年3月已建立熊市底部,預期再次跌至該水平機會不大。可是,亞洲股巿要等今年夏季的中段至尾段,才可望錄得較平穩的升勢。如若有見亞洲股市有機會出現整固,在投資策略上可考慮兩個選擇:
(1)一些亞洲股票基金持貨比重較指標為低的地區,包括南韓及台灣股市,或較區內股市擁較佳抗跌力。選行業上,預期銀行、資訊科技及電訊股,或有機會跑贏大市表現。
(2)考慮以具有股票和債券成份的亞洲平衡基金參與亞洲股市,風險或有機會較純股票基金為低。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