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正本疑藏十三陵

《永樂大典》正本疑藏十三陵

明成祖永樂年間編纂的《永樂大典》正本現在身在何地,一直是文化界解不開的謎團。近日有學者表示,正本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之中,但也有學者認為,正本已在明嘉靖年間毀於大火,現今流傳的是當年儒臣摹錄的副本。
明長陵營建600周年學術研討會前日舉行,與會學者對《永樂大典》的去向進行激辯。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毛佩琦認為,《永樂大典》正本可能存於嘉靖皇帝的永陵之中。不過,北京十三陵特區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無論該文獻是否位於永陵,按照國家規定,目前十三陵沒有任何探測地下宮殿的計劃。
中國美術學院史論系教授任道斌則認為,《永樂大典》的正本早已被毀,現存副本則是嘉靖年間所摹錄的。根據任的考證,1597年北京皇宮發生大火,收藏《永樂大典》及其他文獻資料的文淵閣亦被波及,他認為正本已經燒毀。

明成祖年間纂修

《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於永樂年間,動員3,000人參與纂修,前後歷時三年,全書共22,000多卷,裝成11,095冊,滙集古今圖書近8,000種。
現存的嘉靖副本在全球尚餘400多冊,其中223冊存藏在內地,大部份收藏在國家圖書館中。
《北京晨報》/新華網

《永樂大典》複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