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以下文章節錄自《再回家》。
萬潤南離開中國時,是北京最大的民營企業四通公司的總裁,曾幾何時,兒子連練跑也有汽車跟在後頭保護,生活之富貴,可想而知。
六四事件後流亡海外,要重新做人,萬潤南也頗能適時而變:剛流亡時,四通在香港和外國都有分公司,他和一些舊同儕還能在巴黎中心區開餐館、到美國世貿中心買賣股票,後來生意不行了,就到三藩市朋友辦的公司開車,做機場接送服務。
「人要放空自己、丟掉自己,你才能找到自己,你不要認為自己還是四通老總。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我有力氣,我能開車,我可以用自己的誠實勞動來維持自己的生計。」
………………………………
可是,親情如何捨得?妻子李玉92年通過地下通道經香港轉赴歐洲,侍奉在旁,但年近90歲的高堂和弟妹六人都在內地呀,「每天下午,我會透過skype向他們請安。」時差也計好了,美國西岸的下午就是中國的早上。另外就是在個人網誌上轉貼家鄉風貌、分享思鄉之情、收錄鄉土之歌,藉此排解鄉愁。
電腦科技雖然能讓他與內地親友「如面」,但一個擁抱、一下親臉如何能讓冷冰冰的機器代行,尤其是母親一度病危?只是,要回國,得承諾不幹這不說那,萬潤南無法辦到:「違心的話不能講,這個年齡了,我也不想委屈自己。」
不是沒有怨懟的。「回去是一個權利,你這樣剝奪是沒有理由的。都二十年了,還是心存恐懼,擔心我們回去搞反對黨,其實大家可以心平氣和地表達當年發生了甚麼事。」
但人家就是不跟你談呀,管你是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清華大學校友,文化大革命時還跟他一起串連過!
………………………………
萬潤南八九年時初到西來寺題字後有感自己沒有固定的聯繫地址,於是在地址一欄填上「居無定所,心有常駐:民主中國」,他當然明白,民主中國不是五時三刻可以盼到,因為「民主要有兩個條件才能到來,以台灣為例,體制外要有反對派的民進黨,體制內要有蔣經國等人才,中國不缺反對派,但缺蔣經國,胡錦濤當不了。」
但這不要緊,萬潤南常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不要期望事情一定要在自己手上完成。所以當民主中國成功轉型後,他們已因年老力衰而被世人遺忘,早已出局,也不打緊,「收穫不必在我,耕耘我在其中。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起過作用,我們就無怨無悔了。」
萬潤南簡介
當年斥資兩萬元成立四通公司,首年賺100萬,兩年後註冊資本增至1億。八九期間不時跟知識分子與學生討論。戒嚴令頒佈時,他建議學生撤回學校,人大常委會對戒嚴令作違憲審查,此建議被指違抗戒嚴令。6月下旬被通緝,指他幕後策劃和指揮「反革命暴亂」。萬以出席會議為名6月8日到香港,其後流亡法國,現居美國。